一般认为,科举制正式确立在隋炀帝时,在唐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唐朝科举制度下,李白没有考试资格,温庭筠是有名的代考"枪手",韩愈考中进士却只能当幕僚,唐科举还有公开的"走关系"现象等等。要全面地了解唐朝科举,当然是从这些细节开始啦!
录取率远低于清北每年录取人数
唐太宗曾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但唐科举实际录取人数与"天下英雄"相差甚远。
唐人科举,进士科即"时务策"最为尊贵。进士科最难,录取人数又少,一般每次只取二、三十人,仅是明经科的十分之一,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唐朝国祚289年,前后约总共取进士总数才六千多人。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按照这个比例,以我国现在的人口,也就是每次只有五百人左右考中,远低于清北每年录取人数。
古代科举放榜情景
选试与入幕
进士及第后,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并不马上授给官职。还要到吏部进行"选试",考试通过才能得到官职。
如果选试落选,只能先去节度使那里当幕僚,再得到正式的官职。唐代著名散文家韩愈,便是在考中进士以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最后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之后才踏进了官场。
再如唐朝著名边塞诗人岑参,他在两次幕府生涯期间,写下了那些足以使他名垂千古的边塞诗。如《逢入京使》,又如留下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行卷和公荐,公开的"走关系"
唐朝时,"行卷"和"公荐"在科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行卷"指考生在考试前投送给达官贵人的个人诗文,以求得到推荐录取。当时许多著名诗人曾投献行卷,如白居易投行卷于顾况,李白曾投行卷于大诗人贺知章,杜牧曾投行卷于太学博士吴武陵。韩愈在未及第前,曾投行卷给别人,及第后又接受过别人的行卷。
"公荐"是指社会上有地位、有名望的人向知贡举的官员公开推荐应试举子的一种现象。公荐的存在是唐代科举不成熟的表现。公荐的存在一般对于世家子弟,有关系人脉的考生有利,对寒门子弟不公。
据统计,在新旧《唐书》所载830名进士中,出身名族和公卿子弟者最多,高达71%,小姓为13.1%,而寒素子弟仅占15.9%。
参试资格严格,李白没资格参加
古代社会阶层按照"士农工商"划分,唐朝时,后两个阶层是没有参加科举的资格的。如大诗人李白就没有考试资格,因为他是罪臣之后,商人之子。李白多次向玄宗献赋谋求官职,后由玉真公主推荐,应诏入京,供奉翰林,有点现在推荐保送的味道。
李白
代考常见,"枪手"活跃
代考作为作弊手段,在唐朝时颇为常见。代考是一种情况是获得试题后,请人代写文章(唐朝不实行锁院)。如温庭药,才思神速,多为人作文,"多为邻铺假手",时称温八叉。另一种情况是直接去贡院代试者考试。
温庭筠
根据唐朝法令,请人代试,代试者与试者都受处罚,但这种处罚很轻。一般是剥夺一次或若干次的录取资格,对比考中后的尊荣来说,是明显的低风险高回报。唐代时,"枪手"在科举中比较活跃。
探花宴:探花之名起源于此
为庆贺文场上的胜利,及第的进士们会举办各种形式的宴会。慢慢演变成以及第进士为主,参加者多为高官的大型宴会。其中,在曲江举办的"曲江大会"在唐代进士宴会中规模最大,时间最久,有时长达数月,甚或延长至仲夏。
唐朝宴会
另还有杏园探花宴,主要内容是探花,后来科举进士第三名为"探花",就是起源于这里。所谓探花就是在同科进士中选择年纪较轻的二人为两街探花使或探花郎,他们要骑马遍游曲江附近或长安各处的名园,采摘像牡丹、芍药等名花。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说的就是探花宴后的得意畅快。
引领诗歌风尚
唐朝时,几乎每位参加科举的士人都有过漫游的经历,这种现象与科举行卷和公荐有密切关系。唐人在入仕前,多"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既广闻见,复造身价,又多行卷投献,干谒诸侯,以为他日登第之资"。这期间,诗人文豪相互赠诗唱和,产生大量优秀作品。此外,无论是送别友人,还是送人赴举等等都成为唐诗中的重要题材。
古人送别
科举制录取人数极少,是唐人入仕的一条重要途,却不是唯一途径。很多文人投身行伍,以求在军队中博取功名进入仕途。边塞生活经验和军旅生活体验为文人创作提供了大量灵感和素材,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唐朝亦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