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必两汉,诗必盛唐。
盛唐之诗,成就非常高,并且诞生了一批优秀的诗人,这固然是诗人本身的才学天赋,更是时代的气象所致。中晚唐经济文化逐渐衰退,诗的格调方面定然有所下降,不过诗至晚唐,诗歌创作的技术却发展完善,超过了盛唐。诸如杜牧、李商隐、罗隐、许浑等,都在诗歌一途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
晚唐时期,还有一位叫做杜荀鹤的诗人,曾被《沧海诗话》列为一体,称“杜荀鹤体”。不过对于这个说法,有许多人不以为然,《苕溪渔隐丛话》就曾有“鄙俚浅俗”的形容,清代翁方纲夜认为杜荀鹤的诗“亦殊浅易”,不过翁方纲评诗不太客观。
关于杜荀鹤,有一点是公认的,即“宫词为唐第一”,其“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一联十分有名。所谓宫词,就是古代一种诗体,多以宫廷生活为主题创作诗歌,诸如王建的《宫词》,很多诗人感觉怀才不遇,便会以宫女嫔妃受到冷落隐喻。
虽然杜荀鹤宫词第一,可真正奠定他在诗坛地位的,还是他那些反映现实、描写底层百姓贫苦生活的作品。这类题材最有名的,应当是他为寡妇写的一首诗了。
晚唐藩镇割据,兵荒马乱,许多男子在征战中死去。每一具沙场无名的白骨,都是深闺梦里人吧。当丈夫没了以后,家也就没了依靠。杜荀鹤笔下就是一个在兵燹中死去丈夫的寡妇,可是她没有庭院深闺居住,只能守着简陋的茅屋苟活。
女人都是爱美的,可这位寡妇却身着粗布麻衣,衣衫褴褛,头发干涩焦黄,很明显是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这种情况下,杜荀鹤笔下的寡妇,唯一的信念就是怎么活下去吧,哪里顾得上体面不体面,好看不好看。
由于连年战火,山中寡妇所赖以生存的桑拓树已经没有收成,可即便如此,该缴的税还是得缴。家里的田园早已荒芜,可是还要缴纳青苗税。由此可见,当时的官府是多么的严酷无情,这种最底层的百姓都免不了被剥削。
没有办法,这位寡妇只能四处挖野菜来吃,但是像她一样的贫苦百姓太多了,野菜显然不够,所以连菜根她也舍不得丢掉,而是一起煮来吃。古代都是烧柴做饭,所以柴火也是一项支出,为了省柴,连叶子也舍不得摘掉,而是一起烧,尽管叶子烧得浓烟滚滚,呛人。
如果没有各种繁重的赋税,可能日子会过得好一些吧。可是这位寡妇逃到山中,依旧被催收丝税和青苗税。所以,即便是逃到更深的山中,恐怕也没有办法去躲避赋税和征遥吧。剥削就像一条不断生长的藤蔓,上面布满的毒刺,就像是晚唐的官府,已经深入百姓的血肉,如跗骨之蛆。
诗人由点及面,通过一位山中寡妇的日常生活,向世人展现了当时社会底层百姓的苦难,也从侧面批判了官府的残酷剥削。正因为这首诗,有人将杜荀鹤与杜甫相提并论(诗与少陵气脉相通,岂非小杜贤子耶!),当然,这不过称赞之语,场面话,杜荀鹤比之杜甫是远远不如。
但他那些对现实的忧患,对百姓的同情,加之他通俗清新的语言,倒是令不少人对他十分推崇。只是杜荀鹤晚年投靠朱温,一生的清誉半道而废,令后世惋惜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