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有大臣建议不妨给金国岁币,支持它抵抗蒙古来作为南宋的屏障,但遭到了血气方刚的太学生的反对。几番争论过后,朝廷采取折中办法,派人去金国要求削减岁币,可金宣宗口气强硬,咬住原有数量就是不松口,南宋坚决不答应,两国关系从此日益紧张。
金宣宗见蒙古军不停地南下征伐,朝廷财政又严重吃紧,急于想个捞取财物,扩张领土的法子。对内,他竭泽而渔,加重了对百姓的赋税,又派亲信监督文武百官,极力巩固自己的统治;对外,环顾四周过后,他被蒙古军打怕了,西夏又没有油水可捞,于是把目标锁定在了南宋。
除了金宣宗,以术虎高琪为首的朝廷大臣也卖力鼓吹南伐,他们认为“吾国兵较北诚不如,较南则制之有余力。”对术虎高琪等人来说,南征于公可以扩充疆土,缓解财政危机;于私可以带兵掳掠,中饱私囊。金宣宗君臣一拍即合,在公元1217年兵分三路,向南宋发起了大规模进攻。
然而,胜利并没有像金宣宗君臣幻想的一样到来,南征在道义上本就站不住脚,而南宋也不是当年那个软柿子,这仗一打就是七年。南宋军民凭借水网和城池奋力抵抗,金国虽然攻陷了一些州县,但缺乏人力物力来占领,不得不大肆抢掠一番后撤退,而这时候又往往被宋军追击,损失惨重。
这场得不偿失的南伐,没有给金国带来任何好处,“枢府武骑尽于南伐”,“ 士马折耗十不一存”,南宋也被彻底推向了金国的对立面。反倒是蒙古趁金国主力南征,逐步蚕食金国的州县,金国的形势变得更加危急,重镇太原也在此期间陷落,蒙古军可以俯瞰黄河,开封已经近在咫尺。五、国势倾颓
金宣宗并非没有励精图治的雄心,但缺乏扭转时局的才能,又不能知人善任的他,不仅没能成就中兴大业,反倒把金国拖入了难以挽回的深渊。
在内政方面,金宣宗因胡沙虎的政变登上皇位,就对胡沙虎感恩戴德;胡沙虎被术虎高琪诛杀,他又重用术虎高琪,在同一问题上连续犯了两次错误。迁都开封后,他压榨百姓,重用亲信监视朝廷大臣和地方官员,导致上下离心,农民起义也愈演愈烈,造成了严重的内耗。
在对外关系上,金宣宗欺软怕硬,对蒙古唯唯诺诺,一味采取逃避做法;对南宋重拳出击,企图把在蒙古人身上的损失补回来,但在国力对比发生变化的当时,南宋君臣岂能容他任意宰割。后来,金末文学家刘祁在评价这段历史时忍不住吐槽道:“夫己所有不能保,而夺人所有,岂有是理?”“避强欺弱,望其复振,难哉。”
对于金宣宗来说,比崇祯皇帝幸运的是,他没有亲眼看到金国最终的灭亡。他的儿子金哀宗接手了这个财政崩溃,四面受敌的烂摊子。这时的金国,或许是史上最难以翻盘的局面。
作者:我方团队特邀作者田文斌
参考资料
金 刘祁《归潜志》
元 脱脱等《金史》
清 毕沅 《续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