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海防古堡①:蒲壮所城——古堡里的最萌门神

2020-08-26 16:24:50 作者: 东南海防古堡

【编者按】 元末明初,浙东南和闽东沿海一带倭寇泛滥,明太祖朱元璋派重臣汤和与周德兴等人经略海防,设置卫所,卫下领所,所又有千户和百户之分,下辖寨、台(瞭望台)、烽堠等。后来经过不断增修,各种城堡、寨、台与烽堠达到一千多处,构成了一条长长的海防线。

如今,这些堡寨多已在岁月中消逝,但仍有一些保存完好,值得探访。

叶克飞访问了这些古堡中的温州永昌堡、蒲壮所城、霞浦大京堡、泉州惠安的崇武古城,以及泉州东山的铜山古城,并带来了一系列走访手记。

在温州苍南县的山路间兜兜转转,稻田、茶田和树林在道路两侧穿插,一直延伸至终点的蒲壮所城。

未见城镇,先见城墙。各种不规则石块砌成的城墙高耸于前,上面长满了顽强的杂草。之所以杂草有生存空间,是因为城墙虽以块石垒砌,但中间则以实土和碎石夯实。

天光云影下的城墙 本文图均为 叶克飞 摄

沿着城墙向前,数十米外便是古城的城门。石块粗砺,石门古朴,仅有大门石拱有近年新修葺的痕迹,大门上方的“威远门”三个字已然模糊不清。资料显示,它上一次修葺是在1987年,距今已有三十余年。

大门下方的石板路,如今仍是村民们进出古堡的最重要出入口。因为入口狭窄,村中道路也窄,机动车无法通行,最常见的反而是既能载人又能载货的三轮车。我对这座古城门的最深刻印象,恰恰来自初见时的那一瞬间,一辆快递三轮车正在驶入。古朴的城门与现代的快递,形成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蒲壮所城这个名字颇为拗口,其实这个名字来自于其所在的苍南县马站镇蒲城乡。据说,蒲城原是海湾一角,因潮汐而泥沙淤积,渐成菖蒲与芦苇丛生的海滩。1500多年前,在此搭寮垦荒者将此处命名为“蒲门”。

唐宋年间,这里都曾驻军,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为了防范倭寇,明廷在此修建蒲城城墙。明正统八年(1443年),将相邻的“壮士所”城并入,合称蒲壮所,隶属金乡卫。1996年,蒲壮所城被评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城墙周长达2500米、高约5米的古城,北面城墙靠山,因此未设城门,另外三面各有城门,也各有瓮城一座,用于御敌与关门打狗。威远门是东门,也是正门,南门名为正阳门,西门名为挹仙门。

走进瓮城,可以见到几块石碑立于一侧,记录着蒲城的建城史。抬头望去,城垛之上是名为迎阳楼的城楼,正脊两侧的鸾凤吻兽高高挑起。走上城墙,居高临下望向方方正正的瓮城和一览无遗的城外,便能感知这里在冷兵器时代的坚不可摧。

古城城楼

城墙之上,最抢眼的是一棵巨大的古榕树,这一段城墙与城中一条上坡石板路交接,形成一个不小的平台。

这样的设置,据说也有玄机。石板路其实是旧时的环城跑马道,紧靠东门、西门与南门三向城墙内侧,是城内驻军平日往返于各城门的主干道,所以专用石条铺成,坚固平整,利于行军。每逢战时,部队便可及时调度,而交接处形成的平台则是旧日敌台,可以用于整备调度和御敌。这棵榕树便在这里生根,如今已是村民喜欢的纳凉所在。

当年,城堡外便是护城河,如今仍存,是当地重要的灌溉河道,只是许多地方淤积严重,河道的宽度与深度均已不同旧日。至于当年威远门外的吊桥,如今早已变成水泥桥,时有机动车驶过。

古榕树

相比外界的沧海桑田,古城内部或许是限于街道狭窄、无法通车的缘故,虽然建筑也是新旧杂陈,但风格大体一致,而且老建筑比例更高,顽强保留着旧日模样。

诉说历史的古城墙,固然有着沧桑雄壮之美,不过我更喜欢的还是古城中的人间烟火。

明初建城时,纵横大路以网格状规划,道路笔直,街巷彼此相通,便于调度和运输。在此基础上又有一条条小街巷,必要时可用于巷战。所以古城面积虽小,路网却密。街巷名字常可见旧时痕迹。如铁械局巷当年是武器库房,马房巷自然是养马之处,社仓巷用来储粮。还有一条发祥巷,如今名字吉利,其实是谐音改成,原名是听来残酷的挖肠巷,当年建城民工若是犯错,便是在这里受罚。

古城中间的主街最为宽阔,大概在4-5米之间,早已改为水泥路面。旧时“一亭二阁三牌坊,三门四巷七庵堂,东西南北十字街,廿四古井八戏台”的古谣,如今倒仍可以觅得大半痕迹。

因为临海,所以古城中不仅有城隍庙,也有沿海地区最常见的天后宫。

城中散落着旧时名人故居,主街上便有叶良金故居与叶氏宗祠。因为“五百年前是一家”的缘故,自然要走进去看看。蒲门叶氏于明朝嘉靖年间迁徙至此,逐渐成为当地望族,如今的祠堂建于清咸丰年间。叶良金于1854年出生于此,因家道中落,弃文学戏,誉满浙南,不但能唱,还能写能编,以一己之力重振温州昆剧,可惜32岁便英年早逝。祠堂是典型浙东南建筑,饰有木雕。

保存最好的当属张琴故居,此宅原来也属蒲门叶氏,后辗转出售于张氏。道光十二年(1832年),张琴调任台湾镇总兵,并卒于任上。有清一代,蒲门张氏堪称军人世家,张琴之孙张霨曾参加甲午战争。张氏祠堂如今挂上了“张氏纪念馆”的匾额,正堂之上有“百忍流芳”四个大字。

张氏纪念馆正堂

这些故居与纪念馆,虽都挂着文物保护的牌子,但内部仍有人居住。因为地处偏远,罕有外来务工者,居民多是原住民,故居和纪念馆内更是宗族后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