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中古人的恋玉情节,千年流传,尽是智慧

2020-08-27 03:07:52 作者: 完璧归赵中古

两千三百年前的战国时期,五霸七雄,旧的王权政治制度上的束缚被解除,艺术思想上的因袭被解放。相玉,有了专工;雕玉,也有了专家,历史上最著名的和氏连城壁就诞生在这个时期。

这块玉壁因“完璧归赵”的故事家喻户晓,玉壁几经辗转过程动人心魄,然而,却鲜少有人知道,这块玉壁背后的来历,更是曲折坎坷。

从韩非著述的故事中,有一个叫卞和的平民,有一天,他无意间发现了一块玉璞(未经雕琢的玉石),他坚信这块玉璞在经过雕琢后,定是一块价值不菲的好玉。故而献给了当时的楚王,不过,当时的相玉专工看后,却觉这不过就是一块顽石。卞和因此被罚,一只脚被去掉了膝盖骨。

卞和不死心,又拿去呈献,玉工坚称这就是顽石,卞和的另一只脚也被弄坏。卞和始终认为自己不会看错,可悲却未能碰见识玉之人,伤心不已的卞和抱着玉璞哭泣,泪尽血出。

后来,这块璞玉经过雕琢后,品相尽出,当真是一块精美无比的玉壁。

玉壁和玉环之类的石玉,是当时最受欢迎和珍爱的,它隐含的寓意很多,远非我们现在所能知道的这些。玉壁、玉环这类造型一直延续,平安扣,就是其中一种。

文化期的玉壁,大多用来祭天,在古人看来,天是圆的,所以玉壁内圆外也圆。

卞和这块完美无暇的“和氏壁”,后来在司马迁所作的《史记》中,赵惠王得到此玉壁,其他诸侯纷纷投来艳羡之情。秦昭襄王知道后,非常想得到这块玉壁,秦王向来霸道,他自恃兵力强大,遂派人去赵国取玉,并让派遣过去的说,可以用十五座城来换这一块和氏壁。

赵王忌惮秦国,深觉这其中有诈,不想最后十五座城没有得到,这块宝玉也给弄丢了。众臣商议,由廉颇带壁入秦,壁入秦后,秦昭襄王及众臣欢心不已。廉颇见其只想得壁,没有给十五座城的意思,他一边直呼“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就请完璧归赵”,一边捧着玉壁随时准备着人玉同归于尽之势。

秦王和众大臣见此情景,无奈苦笑,只得完璧归赵。

以十五城换一块玉,虽是秦王用计,可是两国因为一块玉而起的相争,不得不让人对古人恋玉一事而心生感叹。

故事流传至今,已过去两千多年,还十分动人。自春秋战国时期后,儒家学派将爱玉、崇玉的传统继续发扬光大,并赋予了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将君子比玉,重在一个“温”字上,对己对民都要温润、和平,寓意国泰民安。

从现在发现的那个时期流传下来的精美玉器,已经可以确信,各诸侯恋玉已经形成一种风气。

玉文化源远流长,8000多年的历史,华夏文明,从玉开始,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历史发展。

玉,成为了社会安定、繁荣、幸福的物化和象征,也难怪古代帝王都会对此爱不释手。

东周至汉代,玉制品成为了最华贵的东西。从前,古代帝王用玉祭祀、装饰,到了这个时期,更加注重随身佩戴,玉佩流行开来,便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当然,这个时期都是王室贵族男子佩戴得多,这个转变,仍然可以看得出玉在当时人们心中尊贵的份量。

玉发展到了西汉时期,玉制品丰富而又精美。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有了一个内质的转变,为了削弱各诸侯王势力,实行了中央集权制。玉制品数量在这个时期逐渐减少,质量也趋于一般。

将玉与人的品质相结合,是这个时期的最大特征,将玉人格化,并赋予它美与德的寓意。

到了唐朝盛世,玉器再度被重视起来,花式纹样也越加丰富起来。

到了宋代,都说宋徽宗不理朝政,可是宋代的审美情趣却是历代以来公认最好的。看宋代的绘画,就像是看中国人的信仰,从中,可以解读出许多的人生哲理。

看宋代的玉器造型,简约缱绻,那流畅的线条让人呼吸都顺畅起来。再凝神细看,又感觉像陷入美丽的诗卷里,让人体会到一种异常温暖的心境。

这当然和当权者的审美文化不无有关。

玉作为是帝王和王室贵族的专属物,也从宋代开始转变。文人文化和世俗文化的勃兴催生了庶民玉器的出现,大约在宋代民玉也出现于城镇,并打破了王玉的垄断,又在王玉的影响下得到千余年的发展机遇,出现了王玉与民玉并存的局面。

到了明清时代,玉器的审美品味几乎和现代无异。清朝最盛时期,都知乾隆皇帝爱玉是出了名的,他算得是历史上最恋玉有名的帝王了。

乾隆也正是他的对玉的推崇,对玉的极度喜爱,让中国在玉器艺术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乾隆崇仰汉族传统文化,在他的倡导下,清代玉器的制作无论是在纹饰和雕工,都汇集了历代之大成,并且,将传统工艺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

乾隆恋玉痴玉,从他为题玉咏玉的八百首诗中可见。他不仅玩玉、赏玉,甚至还组织采集、制作玉器,他在宫中存了上万块古玉,如此壮观之规模,也仅剩这位大清皇帝了。

古代帝王重玉恋玉惜玉,也从来不仅仅是因为玉独有的精美品相,更多的是因为玉的美好寓意和几千年以来所赋予的文化精神。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