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识愁滋味 红楼梦:林黛玉缺的是生活这一课

2020-08-27 08:17:04 作者: 少年不识愁滋

不像林妹妹整日以泪洗面,伤春悲秋,红楼梦中有一个人,你没见她哭过,她的苦与悲你未必经历过。我要说的不是别人,正是最不起眼的刘姥姥。

图片:少年不识愁滋味

刘姥姥是个老实的庄稼人,她去贾府“打秋风”,不是为了自己,主要是因为她有个不争气的姑爷,这人名叫“狗儿”。

有一天,狗儿喝醉了酒,又想着家里冬事末办,不由烦闷,就对着刘氏发脾气。

一个男人,自己没本事,对着妻子发脾气,还在对方的父母面前,大家不妨换算一下刘姥姥的心理阴影面积。

这刘姥姥是个积年的老寡妇,靠着一两亩薄田度日,女儿、女婿忙于生计,就将她接过去照顾“板儿”,“青儿”两姐弟。大家在一起生活,刘姥姥也是一心在为女儿一家筹谋打算。

“只好舍得我这张老脸去碰一碰”,说这句话的时候,刘姥姥也知道这件事很丢脸,尤是是一个老人还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去乞求别人的施舍,这怎么看都像是要饭的。

红楼梦中有句话叫“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女儿女婿不好抛头露面,刘姥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

图片:可怜天下父母心

与刘姥姥相比,林妹妹就有点“少年不识愁滋味”了。

少年不识愁滋味,不是指黛玉她年纪轻,更不是说她无病呻吟,黛玉,她没有为生活发过愁。

黛玉在贾府起码是衣食无忧的,她做针线活都是一起兴起,而不是出于生活上的需求。

黛玉的愁在于“爱别离,求不得”。

父母早亡,寄人篱下,婚姻不能自主带给黛玉的是沉重的精神枷锁,她的愁不是没有来由。

不可否认,精神上的摧残比物质上的贫乏更令人窒息,但对于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的人来说,他们只会忙得脚不沾地倒头大睡,没有时间为满地的落花而伤春悲秋,只能说,

愁到最后的人,感性的一面会渐渐地淡去。

生活的磨砺,会让人的内心强大起来,而黛玉。缺乏的正是生活这一课。

图片:林黛玉

红楼梦中还有一位女子,她与黛玉年龄相近,亦是身世惨淡,命运坎坷,她的名字叫史湘云,或许,有些人笑着笑着就哭了。

霁月光风耀玉堂,在我的印象中,史湘云是红楼梦里最为豁达的女子。

湘云是人们口中的假小子,平日里上窜下跳不说,一次,她身着男装出现在雪地里,搞的贾母以为是宝玉,还担心他被风雪给瞇了眼晴。

湘云有次喝醉了,竞醉卧在石头上,片片花瓣打落在自己身上却毫无知觉,这颇有“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的意味。

以天为被,以地为床,湘云豁达的胸襟丝毫不逊色于男子。

如果不是袭人托湘云打条络子,被细心的宝钗说出真相,没人会知道湘云的处境;上天给了安排湘了云一个如意郎君,却叫他是英年早逝。比起黛玉的“求之不得”,湘云“得而复失”的遭遇更叫人扼腕叹息。

湘云从不端千金小姐的空架子,她能认清事实,活在当下,坦然地接受生活的安排。

都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湘云不是那个会哭,会喊疼的人。

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后,他们的次子彼得生病了,徐志摩问,彼得为什么不哭?

“哭也没用”,这是张幼仪的回答,也是每一个坚强的人对自己的回答。

图片:史湘云

从今天起做一个简单丰富的女子,有自己的小收入,小爱好,那些求之不得的人或事,就让他随风而逝,交由时光。

心简单了,世界就跟着简单了。

图片:心简单了,世界就跟着简单了

真正的愁是手里的一支香烟,桌上的一盏茶,亦或是望向窗外的无限风光。

忧愁的思绪在短暂的飘散或放空后,人呐,还得负重前行!

好像没什么想说的,也没有什么好说。

如今识尽愁滋味,欲书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图片:却道天凉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