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过去流行“四大传说”,分别是《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白娘子》。这四个爱情故事都是以悲剧作为最终结尾,让人读过之后难免悲思,有感世事无常。但是文化是一方面,历史又是另一方面,知其然还是要知其所以然。就好比说:
“哭倒”长城的,真的是孟姜女么?
四个故事按照时间来推算,梁山伯和白娘子自然是年代靠后,但是牛郎和孟姜女,究竟谁更早些,还真不好说——按说“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成书于汉魏六朝,但是在先秦的时候,相关的传说已经成型了。比如出土的战国时期竹简上(云梦睡虎地秦简),有一条像是“黄历”一样的简文,就记了这样一句话:
这一天娶老婆会很不吉利,就像牛郎织女一样,没有好下场。至于是怎么个下场,是劳燕分飞还是妻离子散?我们并不知道,但是至少在战国时期的人心中,这对儿夫妻最后的下场不太好。
按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成型于战国,那孟姜女的故事自然要晚一点。相传:在秦始皇时,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杞梁)被抓了壮丁,押到北方修筑长城。结果孟姜女不远千里去送寒衣,却听说丈夫已然去世。悲痛欲绝的孟姜女在城下痛哭,城墙因而崩裂,露出了丈夫的尸骨。孟姜女痛不欲生,投海而死——要是按照这样来看,孟姜女的故事当是发生在秦朝一统天下之后。
但是正如前文所说的,“哭倒”长城的,真的是孟姜女么?
还真不一定是。
此前就有学者(顾颉刚)专门考证过,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它的原型比秦朝还要再早个三百年,死去的丈夫不叫“范喜良”,而是叫“杞梁”,而孟姜女的原型则是杞梁的妻子。她哭倒的也不是秦长城,而是齐国的城墙。
杞梁是春秋时期的齐国人,和另一位将领华还(也叫华周),跟随齐庄公袭击莒国。结果齐庄公大腿受了伤,杞梁和华还,则趁夜带领着甲士作为先锋,开赴到莒国的近郊。
莒国国君也是个明白人,懂得先礼后兵,派人给两位大夫送来厚礼,希望二位大人不要拼死力战,双方留点体面。结果华还义正言辞拒绝道:
“贪货弃命,亦君所恶也。昏而受命,日未中而弃之,何以事君?”
贪图钱财贪生怕死,岂是人臣所为?晚上我受命攻打,到了中午我就放弃远遁——我还拿什么来侍奉君主?
谈不拢那就打吧,一来杞梁他们的兵力太少,二来战场之上莒国国君身先士卒亲自击鼓。一仗下来,杞梁、华还二人战死沙场,莒国在这场反击当中大获全胜。
莒国大胜,也知道自己国小民贫,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双方“行成”(议和),送归战死者的尸骸。齐庄公率军回国的时候,刚好在郊外,遇到杞梁的妻子,迎奉丈夫的灵柩。齐庄公于心不忍,于是派遣使者前去吊唁。
没成想,杞梁的妻子义正辞严回绝道:
“殖(杞梁的名字)之有罪,何辱命焉?言若有罪,不足吊。若免於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
我家丈夫,他战死沙场,莫非是有罪辱命吗?如果是的话,那就不必派人吊唁;如果我家丈夫没罪的话,那就请到我家正堂,堂堂正正吊唁他!
荒郊野外名不正言不顺,请恕妾身不能接受。
这一番义正辞严,说得齐庄公面红耳赤,亲自前往杞梁的家室进行祭拜,礼成而去。
《礼记》、《孟子》等先秦典籍,引用言尽于此,多是夸赞杞梁妻性情刚烈,知礼守节。到了汉代《列女传》、《说苑》当中,这个故事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崩城”的一幕:
“杞梁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枕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
齐庄公拍拍屁股一走,只剩下了杞梁妻孤身一人。夫妻二人平日相爱,却没有留下子息。小户人家,五服之内也没有留下亲眷家属,悲痛欲绝的杞梁妻痛哭十日,临淄城的城墙为之崩塌。
再到后来,乐府诗《杞梁妻》为这段故事画下了一个悲惨的句号:
“‘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人生之苦至矣!’乃抗声长哭,杞都城感之而颓,遂投水死。”
这段故事,千百年来经过加工,终于成为了后来的《孟姜女哭长城》。不管是杞梁妻“哭崩”临淄城,还是孟姜女“哭倒”秦长城,这个故事都实在是太过悲惨,让人不忍卒读。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杞梁妻真的在临淄城痛哭了足足十日的话,齐庄公又在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