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帝刘邦病危之时,为保刘氏江山社稷,处心积虑地与诸侯王、朝中重臣搞了一场盟誓仪式,史称“白马之盟”。
盟词有两条:其一、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其二、非刘氏不王,若有亡功非上所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盟词第一条是对现有诸侯王的承诺,以使其恪守名分,永远忠于刘氏汉室;第二条就厉害了,将死的刘邦与诸侯王、群臣约定,非皇族刘氏不得受封为王,任何人(皇帝特准除外),无功不得封侯。
盟誓仪式结束后,盟书正本锁于金柜石室,藏于宗庙。
做完这一切,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四月,大汉王朝的开创者刘邦驾崩于长乐宫。
对于与己共过患难,同时又心狠手辣的吕后,临终前的刘邦,内心是很矛盾的——一方面这一份江山事业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他和吕后共同打下的,天下也认这个说法,继位的刘盈软弱无雄才,他必须将皇权交到这个女人手里才算稳妥;另一方面,他又担忧这个女人会因怨恨、权力对刘氏子孙下毒手,尤其是对自己最宠爱的儿子刘如意,但这个女人会狠毒到什么程度,他预料不到,也无力再去深想。
后来的事实说明,最毒妇人心,吕后是可以做代言人的。
刘邦刚驾崩时,为保证儿子坐稳皇位,自己抓稳皇权,吕后秘不发丧,企图搞突然袭击,诛尽功臣,若不是郦商及时劝阻,刘邦尸骨未寒,大汉朝堂上恐怕就已经血雨腥风了。
公元前195年5月,十七岁的皇太子刘盈继位袭号,吕后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将“魔爪”伸向了昔日的仇敌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这是历史上最惨无人道的一幕。
残害这一对母子,是从吕后虐待戚夫人开始的。
此时的戚夫人对吕后毫无威胁,吕后这么干纯粹是为了宣泄压抑已久的嫉恨。她先将戚夫人打入幽闭有罪宫女的永巷,之后便开始施刑,先是髡(kun)刑,将戚夫人的头发一根根拔掉,接着就是钳刑,在戚夫人的脖颈上钉上铁箍,然后就是人彘酷刑,砍去手脚,挖掉眼珠,熏聋双耳,毒至口哑,最后扔到猪圈中,成为人猪。
吕后的嫉恨到此并没有结束,之后她又刻意将自己的儿子刘盈引来观看令人毛骨悚然的人彘,刘盈得知眼前血淋淋的可怕怪物就是昔日的戚夫人后,捶胸痛哭,崩溃呼号:这不是人干的事,是人怎么下得了如此毒手!
有史家评价,此时的吕后已经丧心病狂了,她这等于是在精神上残害亲子啊!然而细细想来,吕后此举并非失控,她这么做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发泄对亲子的怨恨,刘盈不类父,也不类母,对于母亲越发的残酷无情,他始终不理解,不支持,有怨恨;二是皇权之下亲情异常淡薄,为了牢牢抓住皇权,吕后有借“人彘”恐吓威胁亲子之意。
吕后的目的达到了,从此之后,刘盈的帝王人格、精神世界彻底崩塌了,母非人,子亦非人,不为人,何为君!
戚夫人被残害途中,曾痛苦地吟了一首歌: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隔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这首思念儿子,希望儿子来解救自己的苦歌,加速了吕后对赵王刘如意的残害。
吕后绕过惠帝刘盈给赵王刘如意下了一道来进请朝的懿旨,刘如意还是个孩子,料想不到其中的凶险,接旨便来了。
惠帝刘盈十分爱惜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也知道生母想干什么,待刘如意进京后,他是寸步不离地保护着弟弟,怎奈万般小心下还是出现了一个小疏忽,一日刘盈清晨去打猎,不忍叫醒贪睡的弟弟,便将刘如意独自留在了寝宫中。
吕后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待刘盈打猎回来,赵王刘如意已经成了一具七窍流血的尸体。
刘邦曾经最宠爱的儿子,就这样首当其冲被吕后毒杀了。
第二个遭殃的是刘邦的庶出长子刘肥。
刘盈与刘肥一同长大,感情很深。这一年春天,齐王刘肥进京朝见惠帝,在酒宴上,刘盈以尊长兄之礼,请刘肥坐上位。哪知道,刘肥刚坐上左侧上座,吕后便起了杀心。
对刘邦的这个私生长子,吕后也是早已怀恨在心,起了杀心后,她借更衣为名,返回内室,命内侍进献了一杯毒酒上来,要刘肥饮下。
这一幕让刘盈意识到了危险,他抢先一步夺过毒酒,吕后大惊,只好劈手将刘盈手中的毒酒打翻在地。
刘肥佯装醉酒躲过一死后,为了保全性命,他耻辱地向吕后做了献媚事,先进献齐国城阳一郡之地,再尊同辈的鲁元公主(吕后女儿)为齐王太后,这才侥幸回到齐国。
受此劫辱,刘肥终日愁思枯坐,仰天长叹,公元前189年便含恨离世了。
他是死于耻辱,死于终日难消的恐惧,死于吕后的可怕。
刘肥被吕后间接害死后,仅仅过了一年,公元前188,惠帝刘盈亦溘然离世,年仅二十四岁,他的死吕后同样难逃干系。
惠帝死后,吕后临朝称制,成为大汉王朝的女主。
这时候,再看刘邦留下的那些儿子,那些王,吕后的欲加迫害就不仅仅是仇恨了,而是多了一份政治清除的意味,因为此时的刘氏诸子已经成了她“以吕代刘”的核心障碍。
第四个遭殃是刘友。
吕后为了掌控皇权,控制刘邦诸子,常常搞“刘吕联姻”,刘友之妻就是吕氏女。
刘邦在世时,刘友为淮阳王,赵王刘如意被毒杀后,诸吕封王还不具备成熟条件,吕后便徒刘友为新一任赵王。
对于吕后硬塞给自己的吕氏妻,刘友始终心有不满,难生爱意,在后宫中,他终日与另一名姬妾卿卿我我,缠绵不已,从不亲近吕氏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