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乱世里能够建立国家的枭雄不仅需要自身拥有雄才大略,身边有许多贤臣辅佐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刘邦的成功自然也不例外,汉朝的创立离不开曹参和萧何等人尽心尽力的出谋划策,也离不开诸如樊哙等人的勇武拼杀。这些人的社会地位大多十分低下,有杀猪卖肉的、县令,甚至还有整日游手好闲的无业游民。这些没有多少见识和能力的普通人为什么能在建立王朝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呢?
我觉得这首先与秦末的制度和局势有关。
军功授爵制度使得战国末期的秦国有能力一统七国。这项制度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就是借助平民阶层强大的革命能力,利用其渴望高爵厚禄和上层社会生活的心理,为平民提供了一条升官发财的道路。平民阶层由此开始壮大和兴盛,在公平制度的帮助之下开始对传统贵族发起挑战。
刘邦为首的平民阶层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离不开他所处时代的特殊性。当时的战争仍旧处于使用冷兵器厮杀的时代,这让暴力革命拥有巨大的威力,农民起义也更容易推翻政府。刘邦取得成功的过程,是新平民阶层逐渐取代贵族阶层的过程,而他自身的军事能力和识人能力,主要是在战争之中慢慢培养起来的。
第二个原因是虽然刘邦手下的队伍的组成虽然十分复杂,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大量的农民队伍助长了刘邦的实力,而刘邦手下的管理队伍不只是几个臭皮匠这么简单,而是几十位各有所长的文武能臣,这些人分工高效、职责明确,分管后勤和军务,他们还具备团结一致的优点,凝聚力极强。这很大程度上利用高效的组织管理弥补了个人能力的缺失。对比当时的其他势力,刘邦阵营的组织系统已经初具规模,但其他阵营内部的矛盾十分尖锐,内耗非常严重,大大降低了自身的凝聚力。
第三、领导者刘邦的性格特点
刘邦出身平民阶级,却怀揣着高远的志向,他也没有染上一般草根出身的王侯的自负毛病。他真诚对待贤能的人,广纳人才,使自己仁义的名声广为人知,也借此吸引了一大批有能力的能臣,帮助增强了起义军的实力,提升了自身军队的声誉,也帮助队伍里的老臣诸如萧何和曹参得到了许多学习和提升自我的机会。
刘邦善于用人识人,也懂得人才对于建设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楚汉相争之时,他十分注重对于人才的培养,亲信们虽然出身贫寒,刘邦却用很多机会使得他们可以不断提升能力,为之后打下江山和维护国家的统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