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云南盐务,清查浙省亏空——雍正宠臣李卫当官的得意之作

2020-08-28 16:29:02 作者: 整顿云南盐务

雍正称赞他是"国家伟器",颁赐御笔亲书"公勤廉干"匾额,还说看来这小子的确有一手。

李卫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是却十分聪明,手下的幕僚起草的公文奏章读给他听后,他总能一针见血的把问题指出来,然后让幕僚根据他的口述进行修改,大家对此都十分服气。

四爷还在做亲王时,就知道李卫的本事,所以对他十分赏识。雍正即位后,大加重用。即位不久,就任命李卫为直隶驿传道(管理驿递之事),还没有到任,就改任为云南盐驿道(正四品盐官)。

盐课在清朝财政收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康熙末年,盐务管理松弛,百弊丛生,尤其云南盐政之弊为天下之冠,不法官员利用职权营私舞弊,甚至有人在任内挖出的盐井隐匿不报、窃为私有。李卫出任云南盐驿道后,从整顿吏治入手,仅用八个月就使云南盐政由亏空变为盈余三万余两。为此,雍正盛赞他为"国家伟器",颁赐亲书"公勤廉干"匾额。

在盐驿道任上,李卫政绩显著。雍正二年(1724年),升任布政使(从二品,主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仍兼管盐务。

雍正三年(1725年),李卫被提拔为浙江巡抚。当时正值雍正下令各省清查亏欠钱粮,各省官员闻讯十分恐慌。李卫立刻召集了幕僚们来商议对策,手下那些人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李卫说:"不请钦差大臣来吧,皇上一定不相信我们;但是钦差大臣来了,我们这些做督抚的无法参与清查的话,恐怕亏欠的事情就要暴露。不如我主动上奏朝廷,说'浙省钱粮废弛日久,正好趁着钦差大臣清查的机会好好整治一下。不过,钦差大臣初到地方,一时恐怕不得要领,臣身为地方官,理应协同办理,请皇上裁处'。

李卫影视形象

随后,李卫假称自己过生日,让各州县的有关官员都来拜贺。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卫把这些人召集到小会议室,对他们说:"清查钱粮的钦差大臣就要来了,你们谁有亏欠的赶紧和我说,我能救你们,你们要是现在不说,等查出问题被抓被杀的话,可别怪我没提醒你们。"众人都说:"愿听大人吩咐。"随后李卫让这些人回去后,不管有无亏欠,都老老实实的造册登记后上交给他,让他心里有了数。

雍正接到李卫的报告后,同意了他的提议,随后派户部尚书彭维新带队前往浙江,并批准李卫参与清查工作。彭维新当时已在江南其他省份清查,这个人做事认真细致,加上江南各督抚都不敢干扰他的工作,结果查出来问题不少,很多官员都被他抓了辫子,弄得这些地方人心惶惶,怨声载道。

查完其他省份后,彭维新雄赳赳气昂昂的带队来到浙江。不料李卫一见面便拿出雍正的谕旨给他看:"朝廷命我协助你清查,还请大人一起商量怎么办好。" 彭维新见李卫手里有雍正的批示,气焰收敛了不少。

李卫影视形象

在给彭维新接风洗尘的宴会上,李卫说:"凡是共事,从来就没有不争执的。我这个人性子急,喜欢和人争辩,屡次被皇上批评。这次和彭大人共事,我倒是希望不要有争执,但就不知道怎样才能没有争执呢?"彭维新说:"这好办,我们分县清查怎么样?"李卫说:"好啊。"

李卫便让随从把各州县的名字写在纸上,然后捏成团,放在盘子里,李卫和彭维新各拿一半。彭维新没有想到,这些纸团都让李卫做了手脚,那些亏与不亏的,都做了不同的标记,李卫把那些亏欠的州县,大部分都自己拿了,那些问题不大的,全给了彭维新。

彭维新虽然认真清查,但因为李卫早就做了手脚,最后是一无所获。李卫清查的时候,则让那些亏欠的州县尽快弥补,把事情摆平。清查结束后,李卫和彭维新碰头,问:"怎么样,各地可有亏欠的吗?" 彭维新说:"没有。"李卫装作意外,但又开心的说:"恭喜恭喜,我这里也没有呢。"

两人皆大欢喜,一起奏明朝廷说,浙江没有亏欠。雍正接报后大喜,说:"别人都说清查麻烦事多,唯独李卫那里什么事情也没有,看来这小子的确有一手。"随后,李卫被加封为太子太保,大加赏赐,浙江的其他各级官员也各升一级。由此,手下的那些人对李卫也是彻底服了。

李卫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不是科举正途入仕,但是在雍正朝官场能够顺风顺水,快速升迁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生逢其世,李卫在康熙朝虽然只做了个从五品的小京官,但是他赶上了雍正登基后励志改革,求贤若渴的好时机。二是恰逢贵人,他在员外郎任上表现出来的出众才能,有幸得到了四爷胤祯的赏识,为他日后的仕途发展打下了基础。三是雍正皇帝不拘一格选人用人,只要对他忠诚不给他丢脸肯干事、能干事的人,不论是何出身都放手使用,破格重用。

这样一个老板信任,下属信服的人,晋升的路不顺才怪呢!

参考资料:《清史稿?李卫传》《小仓山房集》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