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诞生的一门新儒学,最终被福建人篡改了名字

2020-08-28 21:34:39 作者: 洛阳诞生的一

理学,应该叫"洛学"。

不知道看到这个观点,朱熹老先生会不会从棺材中跳出来反驳,但他一定不敢"数典忘祖"。而其老对手象山先生也可能对这种说法举手赞同:

凭什么我的"心学"要归属到"理学"的范畴呢?还不如大家都从祖宗那里开始算,叫"洛学"得了。

时至今日,在中学历史教材等指引下,宋明理学这一称呼已经涵盖了朱熹、陆九渊等不同的学术流派,很少有人再去追溯其源流。或许,只有冯友兰等专门的文化学者,才能够厘清其发展脉络。

但不论如何,朱熹之理学源自于"洛学",传承自二程的历史事实永远无法磨灭,而这点也已深深印入朱熹的"道统论"。

理学,源自于二程"洛学"

在朱熹所著《伊洛渊源录》中,将周敦颐列为卷首,后来的《宋史·道学卷》也延续了这一观念。很多人认为,周敦颐是理学的"开山鼻祖"。不过,真正让"道学"成为一种"道统"的应该还是程颢程颐兄弟二人,其活动范围基本上是在洛阳及周边地区,历史上称其为"洛学"。

实际上,每一个学术流派,均是在某一地域内孕育出来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纵横家多韩赵魏东周之士,阴阳家多为齐地沿海方士,墨家起于宋,儒家兴于鲁,道家则发轫于陈楚之地……均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

而北宋年间的洛阳,虽失去了政治中心的地位,但却毫无疑问是当时全国的文化中心。从官方的记载中,许多朝廷重臣"被发配"或者"下野"之后的首选之地,基本上都是洛阳极其周边之地。

而这样一批具有较高政治素养、文化素养的高级官员,在"寓居"洛阳期间,经常会进行一些文化活动或者单独著书立说,比如司马光在独乐园编著《资治通鉴》,邵雍在安乐窝中自娱自乐,从而形成一种有别于京师的独特文化氛围。

程颢程颐兄弟二人,正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中长大,并且形成自己的学术风格的。从政治前途上来看,程颢中过进士,当过很短时间的低级官员;程颐,曾被司马光等人举荐为皇帝讲书,因过于尊崇师道不受皇帝喜欢。二者都是属于那种反对新法,崇尚教化的人,而这也是其能够专研学说,并传承后人的根本。

对于二程而言,讲学是一件明见自身认知、推广自身学说的有效途径。在历史文献中,我们会发现二程兄弟经常讲学——在嵩阳书院讲学,在自建的鸣皋书院讲学,甚至,在担任周口扶沟担任父母官期间,也经常会以讲学来教化士子、民众,其弟子谢良佐、游酢、吕大临等人还不远千里追寻在左右,这些讲学均被弟子记载在《二程语录》中,成为研究"洛学"的重要资料。

洛学虽以"洛阳"为中心,但其吸收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术精华,糅合了佛道儒数家理论,是儒家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再次重塑,是新儒学的杰出典范。而对于当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思想,二程兄弟也善加吸收利用,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说。比如,张横渠的关学,其重要传人吕大临后来"叛投"到"洛学"门下,洛学也吸收了"关学"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

因此,"洛学"不仅是洛阳的,也是全国性的。"洛学"的传播,不限于"理学"

靖康之乱后,洛学随着北人南迁开启了辉煌时代。实际上,在这之前,"洛学南渐"已经开始了。最著名的一个例子莫过于——"程门立雪"。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尊师重道的典范,但之后正是由于程颐的耳提命面,杨时、游酢二人得到了"洛学"真传,而杨时就是朱熹的师祖。

朱熹,其父朱松,师从程颐的再传弟子罗从彦;其师李桐,不仅是朱松的同窗,还曾拜师杨时。在朱熹的理学中,受到杨时的思想影响颇深。从洛学的南迁来看,杨时、罗从彦、朱熹这一派被认为"闽学"。后来人们常说的"洛闽同源",不仅是因为洛阳人南迁到福建较多,也是代表着这种儒家文化上的传承。

而除了"闽学"之外,还有二程弟子吕大临在陕西传播"洛学";谢良佐等人在湖南传播洛学,形成著名的"湖湘学派";吕希哲等人在浙江金华传播"洛学",主要集中于传播二程的历史学思想,形成"中原文献学派";周行己、薛季宣等人在浙江永嘉(今温州)传播洛学,主要以事功之学为主,被称为"永嘉学派"。

此外,与理学爱恨交织的"陆王心学",其创始人陆九渊虽然看起来与洛学没有什么关系,但其理论受到谢良佐影响颇深,而这种思想的源头来源于程颢。实际上,程颢与程颐二人的学术理念并不完全一致。

在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中,对二程的学术进行了清晰的"界定"——程氏兄弟在理、气、性、修养法等方面的差异,使程颢为"心学"之先驱,程颐为"理学"之先驱。

并且,冯老先生对于将宋明时代的新儒学成为"理学"也是颇有微词。他认为,如果用"理学"这个名称,会使人误以为就是与"心学"相对的那个"理学",用"宋明道学"比"宋明理学"更为恰当。

不过,如果从源头上来看,宋明的这种新儒学也未尝不可称为"洛学",毕竟,这是"理学"和"心学"等诸多新儒学流派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