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越土著
戴中平
经过漫长的蒙昧岁月后,人类文明渐渐露出了曙光——文字被发明了。通过史籍的记载,结合考古发现,我们对永安的历史发展进程有了初步的了解。
居住在福建地区的土著,长期以来,由分散到聚合,形成了独特的一族——“闽越族”。“ 闽”即人们俗称为“长虫”的蛇。土著人对这种来无影去无踪、脱皮蜕变、水陆两栖、无足无翼而能窜突腾越的动物感动神秘和恐惧,他们由此对它产生了图腾崇拜。闽越族人生存在山谷之间和竹林之中,由于闽地车道不通,远离中原地区,他们便自立为王,松散地统治着一块不小的乐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这个强大的王朝几年后才发现福建这里也有一块土地,并且有一支土著,于是在此又增设了“闽中郡”。建郡之后,秦王觉得这里离中央太远,路又难通,就没有派兵和官吏来管辖,让土著们放任自流。不久秦国很快便湮没在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之中,这时的闽越族酋长无诸看机不可失,也从部落里组织了一支军队,参加讨秦的战争。秦朝灭亡,楚汉纷争又起,无诸明智地加入刘邦一边,助汉灭楚。由于有功,汉高祖刘邦封无诸为“闽越王”,给他高度自治权,继续管辖闽中故地。
福建又平平安安地度过了几十年。到了无诸的后代余善统治期间,很不安分,屡次反叛中央,汉武帝一怒之下,派大军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开进闽越国,杀掉余善,将大批的闽越族人民迁移到江淮一带居住,闽越国到此灭亡,福建地区长期割据的局面也宣告终结。
秦汉时期的永安,森林茂密、竹木葱茏,水流湍急;当地居民属闽越土著,他们的文明程度比起同时期的中原地区落后很多。但永安已经具备了相对集中的聚落方式,城邑和住房都建在山陵上,临近溪流和开阔地,主要是在安砂以及安砂以东的九龙溪沿岸地区。永安闽越族人会制作简易的独木舟,作为交通工具。生产方式已从传统的采集、渔猎逐步转移到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上来;社会形态也从出奴婢制向封建制转化。永安的闽越族人之中有的参加过反秦灭楚的战争,也有的远离家园,被迫迁徒到江淮一带居住....
进入东汉后,在福建地区,汉越文化大致融合一体;到了三国两晋时期,中原汉族人民大量入闽,闽越文化作为一种历史遗迹就在政治舞台上彻底消失了。
本文作者系永安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永安文艺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