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京城之中,各地会馆会为本地人提供帮助,谁为会馆提供经费?

2020-08-29 15:22:41 作者: 古代京城之中

南方太平军的财富,被淮军集团,湘军集团用来经营在北京的靠得住的老巢,南海会馆,番禺会馆成为了激进人士密会的场所。而北方的山陕会馆,山东会馆还保持着浓郁的传统保皇风格,京城暗流涌动,政治力量彼此激烈碰撞,会馆仿佛成为了各阵营一个个的营盘山寨。

2.会馆亦具备温馨人文作用

会馆在如此功利的京城中,除了承载了太多的政治,经济意义外,确实也给流落他乡的不得意的旅人最后的一丝安慰,会馆大都设置有墓地,给客死他乡的同乡一个葬身之所,这在讲究丧葬意义的古代,是巨大的恩泽,会馆还是有自己福利的一面的,修建会馆的京官和商人们,都留下一些区域给走投无路的同乡寓居。

这福利所一样性质的会馆,给晚清昏暗的京城带来了一丝暖意,他也成为了很多政治不得意的人积蓄力量,喘上一口气的所在。

3.晚清会馆各地林立

对于掌控力逐渐降低的清廷,对于出现过东南互保的那个时代,会馆更多的成为了地方政府观察清朝心脏政治生态的瞭望哨,晚清将近四百座的会馆,产生了具有浓烈的王朝末世氛围的会馆文化。

华夏文明以会馆为在京城的眼睛,从满清政权的高压下慢慢挣脱了出来,以汉人官僚,商人为主题资助的会馆,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叛逆。会馆甚至成为了革命党的据点,成为了无数刺杀案酝酿的温床。四、结语:

会馆文化,特别是清末的会馆文化是当时政治生态重要的组成部分。会馆主要的赞助人,毫无疑问是具有政治野心的汉族京官们以及追求政治影响力的成功富商们,他们出资联手打造的会馆,慢慢从单纯的交流场所和碰面商馆,演变成了一个个地域政治集合体的具体表象,成为了晚清独特的政治环境下的东方政治俱乐部。

随着会馆越来越膨胀,在其中融合了戏院,产业,学校等,出于满清满汉分居的政策要求,大量的汉族会馆建立在了外城,以会馆为中心点的商业也迅速的繁荣起来。

拥有巨大财力的地方官员,和京官们,富商们以同乡为媒介,会馆为据点成为了饱满的政治综合体,维持会馆的经费越来越高,会馆所带来的收益也会越大,些许的投入变成了无足轻重的事体,就这样,会馆成为了政治,经济的纽带,这种影响力甚至绵延到了今天。

参考资料:

《老会馆》

《清代会馆,公所祭祀内容考》

《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