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这些女人,中国历史不会如此的灿烂辉煌,但她们却受尽了屈辱

2020-08-30 19:31:00 作者: 没有这些女人

和亲政策,首创于汉高祖刘邦。虽然,是双方利益相互权衡的结果,但从客观上说,此举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可以说,在中国两千年来,若没有这些女人,中国的历史不会如此灿烂辉煌,但与此同时,她们也都受尽了屈辱。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和亲缓和了民族矛盾。

西汉初年,汉匈两族间的“和亲”,每次基本都能带来短暂的和平。因此,从某种层面上抑制了匈奴的“侵略”,扩大了汉王室间接或直接控制的疆域。

从刘邦开始到刘彻继位,这60多年的时间内,汉匈双方没有发生过大的战役。可以说,和亲政策在其中应该起到了相当关键的积极作用。从字面来判断,“和”的解释为非怨也,非战也。所以,“和亲”可以理解为“非战”。

当时,刘邦选出的缔结和约代表是刘敬,其是主和派的代表人物。所以,可以推测,皇帝当时心里的想法,就是想签订一个排除战争的盟约。因此,双方开始执行和亲的盟约后,关系一度交好,边境看不到战火,西汉开始着手国内政治和经济是建设。

这其中,首要的便是排除“异己”,将异姓王一一剪除,进一步加强中央领导集权,安定政治局面,让社会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期。可见,这一切对刚建立政权的西汉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当时,双方按照盟约,长城往北是单于的领地,向南由汉帝统治,疆界的划定,巩固了边疆的统治,让边境上的老百姓可以安心过自己的日子。

与此同时,汉王室也同时加强了边防力量,“盛兵以畜力,积粟已固军”,以长城为界,以防匈奴再犯。并且,汉王室也想通过这个政策,将少数民族纳入自己的大家庭。“亦既生子,则我外孙”,“长是汉家亲”,不断开拓疆域,并用这个政策来维持边疆的和平。此外,还积极在匈奴政权内部,培养亲汉势力,以便达到最终为汉王室统治的目的。

这样做,则更便于老百姓修身养息,发展国内的经济和生产。

二、和亲促进了交流发展。

可以说,这项政策,带有明显的政治内涵,是为当权者服务的。不过,政治、经济并不分家,每次执行“和亲任务”,朝廷都会“随赠”大量财物,除了金银、棉帛外,还有不少的生产工具,且每年都有。公主除了无数的陪嫁财物外,还会携带大量的“陪嫁”人员,不乏各类能工巧匠,这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和经济发展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所以说,和亲政策的背后,都有强大的经济作为后盾。

除了赠送财物外,和亲后,国家还开放了边关贸易,称“互市”,使得中原地区可以获得大量的当地民族特产。比如:马匹和药材等,而少数民族地区的收获更大,从生活到生产,他们不但获得了财物,还会得到更多的技术方面的支持,从而帮助他们提高了生活水平。与此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财富,缩小了双方之间的差距。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发展越发离不开中原。

这一段时间,汉王室致力于国内经济的振兴事业。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内呈现“民务嫁穑、衣食滋殖、海内殷富”的繁荣景象。这除了朝廷努力治国外,与匈奴的和亲也是分不开的。因为,民族间交的流增进,文化就会交融,更有利于促进民族的融合。

三、和亲推进了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和亲不光带去了大量财物,还有大量的文化书籍和先进技术。公主出嫁后,朝廷每年都会照例赠送财物,还会派出大批人员,他们都有“一技之长”,目的就是用来宣扬汉王室的实力和威望。可以说,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

但这些随行人员,史籍很少有关于他们的记录,只能从其它一些相关文字去推测。《汉书·西域传》记载,细君公主和亲时“为备官属宦官侍数百人”。可见,公主的随行人员,不会少于百人。以至于,西汉通过和亲进入匈奴境内的汉人,应在千人以上。而这些人,又容易被匈奴单于所重用。

在《史记·匈奴列传》中说道:“毋以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后汉书·南匈奴传》也提及,他们都是口头向老大汇报,并没有什么文字记录。因为,他们写给汉朝皇帝的书信,都是由汉人执笔,《史记·匈奴列传》就说“教单于左右疏记”。可见,那个时候,汉人有教授当地人学习汉字。

历史上的和亲,一直被当权者视作解决政治问题的一种手段,并没有在意其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实际上,它在促进民族间的融合,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那么,和亲政策有什么历史影响呢?

西汉初年,和亲政策的出台,有其特殊的背景因素。

权衡自身的整体实力,汉王室放弃了和匈奴硬碰硬的战略,而是以柔软的姿态与匈奴结为“秦晋之好”。因此,其可以将重心放回国内的经济建设,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壮大自身的实力。这是政治上的一次首创,解决了民族之间的矛盾,消除了隔阂。

因此,这种方式也成了中国以后朝代及其它少数民族的一种常用政策,用来处理和其它民族的关系。一直到清代,几乎所有的朝代都有次数不等、缘由各异的和亲。历史上出现了不少“友好使者”,知名度最高的当属“王昭君”了,她更是成为了汉族和少数民族友好和平的象征。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