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与中国古代文学

2020-08-31 05:08:44 作者: 大运河与中国

我认为运河文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城市文学。大运河跨度非常长,从北京一直到杭州,几乎把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城市全部覆盖。这么多由北向南的城市沟通起来,成为今天运河文学的宝库。城市文学的兴起,在中国文学史上是非常独特的事件。因为中国文学在早期主要是宫廷文学,除此之外还有乡村文学、城市文学。宫廷文学数量非常庞大,很多帝王与文武大臣都参与其中。很多封建官员在失落、不得志的时候回到乡村生活,促进乡村文学的发展。我认为,城市文学应该是宫廷文学和乡村文学之外的第三种文学力量。它的数量比较少,特点不够鲜明。但正因为有了京杭大运河,使这样一种传统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个变化就是在中国城市文学开始走向繁荣,特别是唐宋以后。这与运河各种历史功能的发挥,不谋而合。总之,城市文学的崛起,成为跟宫廷文学、乡村文学三足鼎立的一种文学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大运河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今天研究大运河文学要有全局的眼光,大运河上有这么多城市,我们应该将每一座城市和它的周边城市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观念。这样我们对运河文学就会形成整体的印象,才能识其变迁,得其真义。

周薇(淮阴师范学院教授):我近几年的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淮安诗歌方面。淮安作为运河城市,它的文学成就与运河密不可分,具体而言:

第一,明清漕运兴盛促进了淮安诗歌的兴盛。明清两代,朝廷在淮安不仅设立了淮安钞关,还派遣定员主事。《续纂淮关统志》记录了从明代弘治七年到清代乾隆年间两百多个淮关榷使。淮关榷使是四品官员。这些人多为外地人,而且大多是进士、举人出身。奉命前来的这些官员非常重视当地的文教事业,他们对府学、书院、社学都格外重视。著名的文津书院就是朝廷命官榷使发起捐资设立的。

第二,明清淮安诗歌折射出特有的运河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人掌故,深入诗歌内部,可以分析出运河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比如淮关与诗歌。淮关是沟通南北的咽喉要地,南来北往的人和船只多经过此,所以明清时期“淮关”诗人诗作大量涌现。

第三,明清时期淮安诗歌是城市历史和现实的生动反映,可以成为现代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参考。

毋庸讳言,我目前的关注点只立足于淮安,但是一条运河那么长,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地区,它都需要更多的关注。运河文学研究需要形成整体的概念。

黄震云(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丝绸之路现在是一个热门话题,说到丝绸之路,我们自然会想到甘陇地区。但自长安往西直到甘陇的丝绸之路,实际上只是这条路的一段。唐代中期以后最富有的地方是扬州。城市的繁华对诗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唐代以后,长安需要江淮的税收,黄河浪大容易翻船,所以唐宋以来统治者利用运河,不断地把首都向东移,直到开封,目的主要是利用江淮的财富供养首都。从全局的角度看,在这条路上,长安和淮安无疑都是两座重要的城市。

关注运河文化的同时还要关注淮河文化。淮河和运河在淮安交叉,形成全国历史上最大的一个水上枢纽。淮河比运河古老,蕴含着更丰富的文化资源。

顾建国(淮阴师范学院教授):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大运河,它是一条典型的文化廊道和文学线路,运河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运河文学的产生,与千年传承、生生不息的运河文化密切相关,那么,运河文学实际上是大运河文化带最宝贵的精神资源,也是一项永远也不会枯竭的人类记忆和书写,历代文人所留下来的文学作品,其数量之巨、内容之广、种类之多,足以用编年史的形式来加以呈现。特别是隋唐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开通后,南来北往的文人士子,或行旅游观,或即景抒怀,其丰富多彩的诗文,将大运河装点成了一条灿烂多姿的水上文学之路。

运河流域也是明清文学出版传播的主要场地。运河横贯南北,兼并东西,运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城市集聚区。运河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城市集群,城市的兴起推动了市民文学的兴起。中国早期的文学都是讲理想、讲情怀的,市民文学的兴起,戏剧、小说、词、曲的出现,表面上看使中国文学的境界和情怀下降了一个台阶,但可能是更真实的中国古代社会的反映。市民文学的出现,让文人更清晰地意识到中国古代社会和古代人的复杂性,促使文人思考如何在社会中呼唤正义的力量、道德的楷模。比如吴承恩《西游记》,好人虽然不多,但好人仍是市民中的理想人物,可以看到中国人的理想人格。我们在探讨中国社会变化的时候,要看到市民阶层对理想人格的期盼,当然,也要看到市民阶层里的娱乐性。

运河研究要提升格局,拓宽眼界。比如,运河和淮河的关系。运河不仅经过淮河,还贯穿了海河、黄河、长江、钱塘江等水系。运河的开凿,体现了中国大一统的价值观。同时在大一统之中,也体现出开放、包容的精神。运河的开放让人们对远游充满幻想。运河让大家对远方充满想象,也对南北文化、中外文化的交融产生了积极影响。因此运河文化也要放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去考虑,我们要把运河文化和运河文学结合起来,把运河文化与中国文明发展历程结合起来,同时,也要把运河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正是出于上述考虑,运河文化研究才更有意义。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31日 13版)

运河文学非常丰富。运河文学中的第一大类是历代文人的歌咏与创作。它包括描写运河自然风貌的作品、描写运河人文景观的作品、由运河行旅而生发情怀与感受的作品,以及以运河为背景的文学作品等种类。以运河为背景,主要是指以运河市井、运河商旅、运河行旅等为描写对象而创作的小说、话本、弹词、戏曲等各类文学作品。此外还包括运河沿线的民间歌咏与创作,如运河歌谣、船工号子、故事传说、说唱锣鼓、社戏曲艺等。

运河文学具有视角的独特性。唐开元、天宝年间,大诗人李白在出京漫游淮南等地时,从汴京,从长安、洛阳,一直到开封,都专门有诗歌纪行,如《淮阴书怀寄王宋城》说:“沙墩至梁苑,二十五长亭。大舶夹双橹,中流鹅鹳鸣。云天扫空碧,川岳涵余清。飞凫从西来,适与佳兴并。眷言王乔舄,婉恋故人情。复此亲懿会,而增交道荣。沿洄且不定,飘忽怅徂征。暝投淮阴宿,欣得漂母迎。斗酒烹黄鸡,一餐感素诚。予为楚壮士,不是鲁诸生。有德必报之,千金耻为轻。缅书羁孤意,远寄棹歌声。”这首诗里既有对运河区段旅程及所乘运河客船的记述,又有对运河风物的生动描绘;其次就是观感的独特性。比如王维笔下的运河行旅,其《千塔主人》云:“逆旅逢佳节,征帆未可前。窗临汴河水,门渡楚人船。鸡犬散墟落,桑榆荫远田。所居人不见,枕席生云烟。”这首诗就像一幅河畔农家的剪影,十分恬静和安逸。然而,“安史之乱”后,当诗人白居易行经此地时,却是另一番景象了,其《茅城驿》说:“汴河无景思,秋日又凄凄。地薄桑麻瘦,村贫屋舍低。早苗多间草,浊水半和泥。最是萧条处,茅城驿向西。”白居易将目光更多地投注到了民生疾苦方面,如实地呈现了当时汴河沿岸贫瘠的农村景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