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简牍中的楚系笔法现象及其发展

2020-09-01 06:10:13 作者: 秦汉简牍中的

《王杖诏令册》的横、竖笔画中,起笔处常见显著的“顺锋起笔”,与楚简文字笔画的起笔特征一致。当然也存在一部分起笔形态不甚明确的字,但少见显著的“逆锋起笔”[footnoteRef:17]。楚简文字的斜画,向右下方搭笔,然后快速向左下方放出,尖笔出锋,这与《王杖诏令册》的“尖撇”特征表现一致,且特征稳定。除此之外,《王杖诏令册》总体字势偏长,部分竖画带有却别与隶书的“硬勾”,这所有的特征汇聚起来,似与所谓“楷书萌芽”[footnoteRef:18]一模一样。 [17: 注:一些长笔画顺势逆锋除外,楷书中一些长横经常见因势而为的逆锋起笔,并非书者有意为之。如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18: 笔者在已经发表的《从六国文字的笔法继承看楷书萌芽问题》一文中总结了一些权威学者对楷书的定义,包括:顺峰起笔、按顿收笔,硬勾、斜势、尖撇五大特征。]

这种现象并非指存在于《王杖诏令册》中,可以说各地出土的简牍材料都或多或少的有所表现,其中一些文本起笔形态极不明确,想来一般使用的行政文书或者遣册记录,书法无需讲究,所用毛笔有无毫颖当然更无所谓,从悬泉置出土帛信《致元子方书》可以看到,那时边陲之人所使用的毛笔可能也经常需要托人花钱购买,秃笔所写之字,起笔形态自然模糊难辨。

其他秦系简牍

图5楚系墨书和里耶秦牍(9)981笔法形态对比表,右下图是“者”字,起笔方式为典型的秦简笔法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此牍作为是“秦人写手受楚书风影响后的作品”之一[footnoteRef:10]。秦人在楚地必然能见到大量的楚字文本,在传授楚人秦字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受到楚风的影响。楚书“顺锋起笔”显著提高行笔效率,且使线条更加具有动态美感,无论从审美心理上还是书写效率上都优于秦书。许多研究者都认为:秦文化落后,楚文化先进,虽然秦全面入侵楚地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却是楚文化对秦文化的改造,可见楚文化生命力之强,以及对秦人的影响之大。 [10: 注:当然,也有可能是秦人在大量书写任务的压力下,自发使用了顺锋起笔的笔法。但凡一种现象,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也有主次之分。]

无论如何,楚系笔法就是这样“寄生”在了秦简上并且被带入汉代,在汉代初期的简帛墨迹中依然可以明显的看到。

三、西汉初期的楚系笔法形态的存续

秦统一没多久就灭亡进入了汉代。部分六国遗民,也带着原先的笔法习惯进入了汉代。按常理说,大秦政权不复存在,“顺锋笔法”和“逆锋笔法”的博弈将逐渐被打破,“顺锋笔法”因其具有显著的便捷性将逐渐登上汉字发展的舞台,逐渐成为汉代日常书写的主流笔法。

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呢?

汉承秦制。汉代使用的文字形体直接继承了秦文字,秦国在被其征服过的领域强制推广秦文字,六国文字逐渐没落,两系文字合并为一系。在汉代初期所能见到的大量简帛墨迹中,有相当一部分都与秦简墨书如出一辙:逆锋起笔,方折笔画,戛止收笔,偶然出一些波磔笔画等,马王堆帛书中的绝大多数文本即是如此。

但是,也有一些文本带有明显的楚系墨书的笔法特征。黄惇也注意到这一现象的存在。[footnoteRef:11] [11: 参看黄惇,《战国竹简墨迹的笔法问题》[J],《书法研究》,2016.1]

西汉初期(武帝之前)能见到的墨迹材料并不算少,集中出土于湖北湖南地区。有马王堆一号墓遣册和三号墓出土竹简及大量的帛书,湖北谢家桥汉简、萧家草场西汉简,张家山西汉简、高台西汉木牍、湖北凤凰山九号墓木牍等等。此外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墓也出土了一批数量可观的简牍。

这其中,马王堆帛书《阴阳五行·甲篇》是公认的带有显著楚系墨书笔法特征的典型材料。虽然全篇都是用的秦系文字的形体结构,但单个笔画从起笔方式以及收笔的笔势上看,与楚系墨书如出一辙。首先,起笔方式常见大量“顺锋起笔”,如“辰”“丙”“三”等字都能清晰的看到如同现在楷书一样,是显著的“顺锋起笔”,这种笔法特征在马王堆帛书的其他文本中并不常见。其次,横向笔画大量出现楚系墨迹特有的圆弧形回勾动作。详见下表:

字例来源

上博简《性情论》34号

上博《民之父母》8号简

上博简 《从政甲》

上博 《民之父母》2号

望山一号墓简

战国楚系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