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简牍中的楚系笔法现象及其发展

2020-09-01 06:10:13 作者: 秦汉简牍中的

1、 秦国以行政力量在楚地推行秦文字,推行的只是文字的结构造型,未必会在起笔收笔等笔法问题方面做强制要求。因此楚人写秦文字必会带有其原先的用笔习惯,即:顺锋起笔、圆弧形线条和回笔、较多的尖细收笔。

2、 楚人向秦人学书,即便有类似字书一样的材料,也需要有一个口传面授的过程,一笔一划的看着秦书手去写,在用笔方式上也很可能不同程度的受到秦人的影响,即:逆锋起笔、平直、方折、戛止收笔等。

3、 秦人在楚地推广秦隶的过程中,大量和楚人接触,耳濡目染大量的楚国文字,其书写也难免受到楚笔法风格的影响。张恒奎也观察到了这一现象:“六国文字的科斗笔法,主要特点是头粗尾细。这是由快速书写的需要所决定的。秦人接受了这样的笔法,但是有所保留。”[footnoteRef:9] [9: 张恒奎,《草书体的形成与演变》[D],吉林大学,2008.12]

4、 就起笔方式的“便捷性”而言,秦人的“逆锋起笔”多了一个与行笔方向相反的动作,从实用属性上看,明显不如楚人的“顺锋起笔”便捷、灵动。

5、 就起笔方式的“规整性”而言,秦人的“逆锋起笔”易于保持线条首尾的粗细一致,明显比楚人的“顺锋起笔”写出的线条笔画均匀、稳定,审美风格上也明显庄严、浑厚,适用于官方文字。

汉字的演进总体而言是一个追求便捷的过程,单就这一点来说,楚的“顺锋起笔”显然比秦的“逆锋起笔”要优秀。但楚人在被强制要求写秦文的情况下,若完全用楚文字的笔法习惯,则写出的字将与秦人风格大相径庭,这恐怕也是难以被秦统治者所接受。这样一个博弈的过程必然使得楚人尽力去融合二者,既便于书写,又大致能够秦文的笔画形态近似。

里耶秦牍(9)981很少见到非常显著的“逆锋起笔”,相反,1、逆锋起笔特征非常不显著,且出现一些含蓄的“顺锋起笔”的字例,如“不”“辰”(见图表5)等。2、弧形线条较多,转折处多是圆弧形笔势一笔写成,且不少字横画带有楚墨书“圆弧形回勾”收笔,这也是楚系墨书突出的笔法特征,如“之”“不”(见图表5)等。3、收笔有尖,但较楚简墨书含蓄很多,线条基本均匀。以上这一些特征都强烈展示出了楚系笔法对秦简文字书写的影响,或被认为是楚国书手在学写秦文字的案例。

本图表关注起笔和行笔笔势

楚系墨书

里耶秦牍(9)981。出现大量圆弧形行笔笔势,回勾收笔笔势

楚系笔法在西汉中晚期的迅猛生长发展在《王杖诏令册》上可见一斑,进入东汉以来楚系笔法特征进一步成长,在东汉的简牍上获得了重生。

五、东汉以来楚系笔法的重生。

在武威磨嘴子东汉第18号墓出土的《王杖十简》,所处年代为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与《王杖诏令册》被确定为同一墓区的出土文物,时间相差80年左右。从笔法特征上看,和《王杖诏令册》有许多相似之处,相比之下,“顺锋起笔”和“尖撇”等楚系笔法形态在《王杖十简》上展现的更加显著和稳定。

《王杖十简》所有文字“顺锋起笔”形态稳定,字带斜势,尖撇形态稳定,“竖勾”笔画的勾”直接向左上勾出,与古隶和八分显著不同。又见“竖弯勾”笔画的勾是向“回勾”,这种笔法特征在前代是极少出现的,与后世魏晋楷书笔法基本一致。应该说,较《王杖诏令册》而言,《十简》的楷书特征向成熟又明显迈进了一大步。

《王杖十简》中的第二组“哀”字首先“顺锋起笔”特征显著,弧形“尖撇”和成熟的楷书几乎一模一样,且字体带有斜势也是成熟楷书的特征,隶书中横画的收笔上挑的习惯的已经完全消失,特别是最后的“捺”笔画,按顿平出,与隶书向右上方挑出的动作已经可以明显区分开。再看第三组“见”字,《十简》中的字例首先在体势上就和《诏令册》的字例拉开了差距,一方面字势向右上方倾斜,另一方面下半部分的“撇”和“竖弯勾”明显伸长,字势拉长是楷书区别于隶书的重要特征之一;其次,“竖弯勾”的势态向内,和隶书向外的放出的笔法习惯显著差异。

字例

第一组“皇”

第二组“哀”

第三组“见”

第四组“老小”

《王杖十简》公元72年(东汉早中期)

图7楚系墨书和早期楷书笔法形态相似度对比

《王杖诏令册》是1981年武威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征集一些由个人收藏的木简获得的,被确认为与《王杖十简》[footnoteRef:15]出自同一个墓区,年代在西汉成帝元延三年。恒田恭三认为其字体为八分书[footnoteRef:16]。 [15: 王杖十简,武威磨嘴子东汉第十八号墓出土,年代为明帝永平十五年,横田恭三认为其字体是隶书。] [16: 横田恭三,《古代简牍综览》[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第75页,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