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借用王晓光《秦简牍书法研究》中对秦简起笔方式的分类方法,即“全逆式回锋”和“半逆势回锋”,文中说:“全逆式回锋起笔:落笔后迅速翻转锋毫完成裹毫,随即右向行进(此时锋尖转向左方,笔毫转为中锋),也就是藏锋起笔法。这和后世的藏锋起笔大体一致,也应该是后世一直奉行的逆锋起笔法的早先操作形态,人们常说的藏头护尾法之‘藏头’即是对秦隶中这一用笔方式的继承。二是半逆式回锋起笔:斜侧向落笔(锋尖指向右斜上方、从右上——左下斜向自然落笔),类似侧锋行笔之起势,落锋做顿驻后右向拉出(指横画、右下方向斜画类)。全逆式回锋起笔后大多转入正锋运行,写出的线条粗细均匀、持稳、厚重,属工稳谨饬型书写···半逆式回锋起笔后笔锋大体扁侧,此后行笔或侧锋借势拉出,或又转归中锋推进。侧锋拉出的点画不如正锋那样粗细均匀,常成头粗尾细形或长三棱形笔触,或成右弧形线;转归中锋后则与全逆式回锋起笔后写就的点画相类。其实,半逆式回锋起笔是全逆式回锋起笔之简化法,是由于快写简化成的笔触形态。半逆式回锋起笔往往造就点画的情态多变,而不像全逆式起笔后的那种持稳划一。”[footnoteRef:3] [3: 王晓光著,《秦简牍书法研究》[M],荣宝斋出版社,2010.1,第49页。]
笔法名称
半逆势式回锋:
全逆式回锋
字例:红色箭头为下笔方向,黄色箭头为行笔方向。
字例出处
青川木牍《更修田律》
周家台秦简《日书》
图3 “逆锋起笔”的两种形态关系对比图
如图3中“半逆势回锋”和“全逆式回锋”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
首先,“全逆式回锋”即如篆籀笔法那样“藏头护尾”一样完全不见笔尖的起笔方式,下笔方向和行笔方向夹角为180度,即方向完全相反。而“半逆势回锋”是以纵轴为参照系,向左下方1到98度方向入笔,向右行笔的起笔方式,往往会留下“切口”,笔锋的下笔痕迹。
其次,“半逆势回锋”的下笔和行笔方向夹角在大于90度小于180度范围内都是可以成立的,故说“半逆势回锋”是“逆锋起笔”的一般形态。
再次,“全逆式回锋”当且仅当入笔方向和行笔方向夹角为180度,即方向完全相反时才可以成立,因此说“全逆势回锋”是“逆锋起笔”的极端形态。
字例出处
睡虎地秦简《秦律杂抄》
青川木牍《更修田律》
周家台秦简《三十四年质日》
周家台秦简《日书》
字例:红色箭头为下笔方向,黄色箭头为行笔方向。
《王杖诏令册》公元前10年(东汉初期)
图8 《王杖十简》与《王杖诏令册》单字对比表
从图8中可以看出,《王杖诏令册》此篇虽正体看上去已脱隶势,但就此“皇”字而言,最后一笔明显是“逆锋起笔”,且左右开张,蚕头燕尾,使典型的八分样貌。相比而言,《王杖十简》“皇”字所有横画“顺锋起笔”形态基本明确,而“顺锋起笔”恰恰是楚系笔法的最主要特征,二者起笔形态几乎完全一致。
《王杖十简》出土于武威磨嘴子东汉第18号墓,按内容分类当属行政文书,从文字上看却是西汉宣帝、成帝时期诏书的抄件,显得有些草率。然而在笔法特征上,《王杖十简》除了收笔还不具备稳定笔法形态以外,其他所有特征已然与公认的最早楷书作品——钟繇《宣示表》相差无几。
进入东汉以来,“顺锋起笔”在需要快速书写的简牍应用上,占有绝对的优势,许多文本虽然在势态上看起来是标准的把八分书,但在起笔形态上,依然多都使用了顺锋起笔。东汉的日常书写,已然是顺锋起笔的天下。至钟繇楷书字体成熟以后,后世所有日常书写所需使用的书体中,再未见“逆锋起笔”的例子。
结语
应该说,楚系笔法对整个笔法和字体发展史贡献最大的就是它的“顺锋起笔”,无论是稍微讲究线条形态的“侧锋起笔”,还是急于求成的“直入起笔”,其本质都是追求快速书写。这样一种快捷的“笔法系统”推动了字体的演变和发展。
草书作为一种追求便捷快速的字体出现于西汉,早期的草书和楷书萌芽中极少见到显著的“逆锋起笔”形态,因为草书和楷书本身就是在“顺锋起笔”便捷属性的推动下产生的字体,草书、楷书笔法是真正的楚系笔法遗传的产物。
由此我们看到,楚系笔法在汉代的存续和发展,对于推进字体的发展演变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徐舒桐,《从起笔方式再探六国文字与隶变的关系》[J],中国书法,2018.06。
[2]王晓光《秦简牍书法研究》[M],荣宝斋出版社,2010.11。
[3]横田恭三,《古代简牍综览》[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