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明朝的法律,大家想到的应该是公平和严峻,其影响也是非常深远,被后世借鉴,为我国的依法治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明朝法律如此严明,和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朱元璋为稳定国家,总结前人经验,结合儒家和法家的思想,推出了《大明律》。
自打这个《大明律》颁布后,无人敢违背忤逆,即便是开国元勋和皇亲国戚,胆敢不遵守,朱元璋都是毫不留情处决,绝不徇私枉法。但身为皇帝的朱元璋自己居然带头破例了,而且还是为了一个十六岁的少年郎破例,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封了这位少年做官。究竟是何人能让朱元璋带头“违法”,朱元璋不怕以后难以服众吗?下面就然后我们好好说说这位让皇帝带头“违法”的少年。
这位少年得罪朱元璋时,不过十六岁,是的,你没有看错,这位让皇帝格外开恩的少年不仅违背法律没有受罚,甚至得罪过朱元璋,这样都能免罪,真是一个奇男子。
这位传奇少年就是周琬,他是个大孝子,父亲触犯了法律要被判处死刑,他坚信父亲是被冤枉的,就上京告御状,为父亲鸣冤。朱元璋为了防止普通老百姓含冤,有苦不能诉,设立了鸣冤鼓,有冤屈的百姓们可以击鼓。周琬就进京击鼓鸣冤,终于可以面圣,可谁知朱元璋觉得周琬的父亲就是触犯法律了,便打发周琬离开。周琬也是个倔脾气,立志不为父亲洗清冤屈就不会离开,就天天击鼓鸣冤。
朱元璋不胜其烦,以周琬扰乱秩序之名,逮捕了他,而且要判处死刑。到了周琬斩首的日子,可这奇男子当真是奇男子,上了刑场后,不仅不害怕,甚至还狂笑,围观的百姓和主斩的官员都没见过这样的。官员问周琬为何狂笑,周琬答:如果他死了,能让朱元璋免了父亲的死罪,那他乐意赴死!如果皇帝不会免了父亲的死罪,那他就能下去陪父亲,不然父亲的亡灵孤单。这番话传到了朱元璋耳朵里,很震惊一个少年有如此魄力和孝心。开国之际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显然这个周琬就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朱元璋就下令:赶紧放人。朱元璋不仅赦免了周琬父子俩的死罪,还封了周琬做大官。
至于周琬的官职,朱元璋也是用意颇深,让周琬专门负责监察官员。这个周琬能让皇帝为他破例,虽然是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