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考古挖出竹简,内容让人难以接受,学者:司马迁可能骗了我们

2020-09-03 13:21:12 作者: 湖南考古挖出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部自己的历史,每一位历史角色也都有着各自的形象,譬如喜欢《三国志》的人与喜欢《三国演义》的人,他们心中的许多英雄形象是不同的,当然这两本书籍有着正史与小说的区别。但是正史中的描写就一定真实可靠吗?正统如《史记》这样的典籍,是否也曾受到过冲击呢?

时间回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湖南长沙原本的平静突然被几位村民打破。在挖掘防空洞的过程中,几锄头下去疑似触及一座隐藏千年的古墓,各路专家闻讯赶来,小小的山村一时间群英荟萃,经请示后,考古队正式展开发掘工作。

随着工作深入,大量珍贵文物相继重现天日,这处墓葬便是轰动一时的马王堆西汉古墓,辛追夫人不腐之谜一度引起热议。其他暂且不表,当时还有一批竹简出土,专家们对其进行破译之后,发现其中所记载的内容竟有些令人难以接受。

考古专家们见多识广,究竟是什么内容令他们都难以接受呢?原来竹简所载与我们长期以来所认知的历史大相径庭,大量篇幅颠覆了传统认知。这些内容要是信口雌黄、胡编乱造也便罢了,偏偏它并非空穴来风,细心之人发现它与一部尘封的典籍有着高度相似之处。

这部被遗忘许久,名声不显的典籍正是《竹书纪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它所载内容离经叛道,真假极具争议性。而马王堆考古出土的竹简却从侧面印证了这些内容,再次勾起了史学爱好者们对《竹书纪年》的探讨。

这里我们先为大家回顾一下《竹书纪年》所载,最具热议的两件事。

这第一件所讲的便是大家所熟知《史记》中的“禅让制”,内容却与传统大相径庭。尧将帝位禅让给舜几乎是共识,这一美德不知道在我们曾经的作文里被引用歌颂了多少次。但是《竹书纪年》却告诉我们这是一场宫廷政变,舜囚禁了尧,自己取而代之,还令尧父子间不能相见。

第二则记载又是一段毁三观的内容。这里我们先简要回顾两位主人公的身份,伊尹是商朝的开国贤相,太甲是商汤的孙子,在《史记》中,伊尹协助建立商朝,并辅佐了几代帝王,是一段不可多得的美谈,帝位传到了太甲这一代时,因为品德问题伊尹囚禁了他,直到太甲悔过自新时,伊尹才将政权重新归还给他。

然而《竹书纪年》再次打破了传统认知,从这段记叙中,我们可以看到伊尹放逐了太甲,自立为王,后来太甲逃出来报仇雪恨,又是人设崩塌的一幕。

这些内容大相径庭,但在记载中却有明确的事件纪年,每一件几乎都言之凿凿。若要辨别是非,还要回归到《竹书纪年》这本典籍的波折经历上来。

《竹书纪年》的首次面世,源于西晋时期的一起盗墓案,一名盗墓贼将其从战国魏襄王的墓葬中带出,经过论证是为春秋战国时期所著。而在西晋之前,这本书几乎处于销声匿迹的状态,在春秋至西晋这个时间跨度内,有一件大事可能造就这种情况,《竹书纪年》的消失极有可能是秦始皇的一把大火。

所以司马迁在写《史记》的过程中,极有可能没见过这本书,也有可能他读过,但由于儒学当道,对于这些不利于统治的内容未加采纳。若第二个假设成立,我们不妨看看秦朝之前其他流派所持意见。

从上图可以看出,其实法家代表韩非子的观点与《竹书纪年》所载内容有着一些相似之处。至此,我们将答案留给每一位读者自行评判。

实际上,历史的魅力正在于辩证性。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自己的历史,即使写史书的作者,他们也未必曾亲眼目睹笔下的史河往事,只有历史的亲历者才知道那段往事的原委。所以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其实并不那么重要,更加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