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秀才到举人,一道当时读书人难以跨越的天堑,身份相差多大呢

2020-09-03 16:29:54 作者: 古代秀才到举

科举制度是封建王朝选拔人才最为重要的一种方式,也是平民百姓能够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实现等级跨越最佳的途径。是中国最早的“高考”。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方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度已经实行了1300多年了。至今状元这个名词还是充满魅力和活力让人羡慕。你们可能不知道,状元这个词是中国唯一正统女皇帝武则天发明创造的。

现代读书,如果你能考上985或者211这样的名校,那么你的人生相对来说就要顺很多,那么古代你考到什么程度你才混出头了呢?都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答案是举人,如果你在古代考上了举人,你的人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比起现代的考上清北来的还要猛烈。可以说一旦中举你就是人上人了,你的名字将加上古代代表权贵的专用名称“老爷”来形容你。具体实例可以看清代的小说《范进中举》里面的主人公在中举前后的身份差别。

那么中举前后秀才和举人身份到底相差多大呢?秀才,在在现代很多电视剧中都有这样的形象,给人的直接影响就是身穿长衫,说话文绉绉的,而且大多数因为死读书没有生活来源,生活窘迫,穷书生,穷秀才。百无一用是书生往往形容的就是秀才。虽然古代读书人的身份很高,但是也要看你读到什么程度。秀才只能算是穷书生,只有举人才算得上是举人老爷。这两称呼别看是挨着的,看似只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却难于登天。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古代的科举制度了。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意识形成于隋朝,正式开考于唐朝,完善于宋朝,在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明清时的科举考试一般认为分为三级,但是具体来算应该是四级,分别为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殿试也就是金銮殿上拜见圣颜,这一关不会被淘汰,只是排等级。除此外,童生试又再次分为三级,只有考过童生三级之后才能称之为秀才,可这秀才只是科举考试中最低级的名头,相当于一个入学考试,只有考取了秀才身份才能真正进入府、州、县学进行学习。

而举人是什么呢?举人则是考过了乡试才能取得的名头,我们一般看电视剧中所说的“秋闱”指的就是举人考试。如果说考取秀才相当于获得了现在的入学考试,那么考取举人可以理解为通过了高考。身份的差别就是秀才你还是读相当于现代的中小学,中举之后你就是大学生了,还是名牌大学生。我们拿《范进中举》作为举例,当初范进只是个秀才的时候,连他的岳父,一个屠户都敢随意责骂他;而等他中了举人后,不仅自己高兴坏了,连他被痰堵住了喉咙开始发癔症,他的岳父都不敢对他动手;甚至连城里的“老爷”都特地给他送来钱财。考上了秀才,只是有进一步求学的资格,但是考上了举人,则是有了做官的资格。现代出现了很多“读书无用论”,认为一个人有才华,读不读书都无所谓,照样能混的很好,但是你们不知道的是,天才往往是少数人,我们大部分人还是普通人,学习依旧是充实自己,以及奔向更光明前程的最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