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史中,独树一帜的一朵奇葩

2020-09-03 21:32:26 作者: 宋朝饮食文化

不要说《醉翁亭记》中:"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座而喧哗者,众宾欢也"的行酒盛况,不要说《鹧鸪天》中:"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的烟火气息,不要说《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单单是"三杯两盏淡酒",就已经让人沉醉在酒的世界。

5. 外卖夜宵

如果我们现在半夜感到饥饿,可以叫个外卖吃点夜宵。可中国人真正的夜宵生活,是从宋朝才开始的。

宋朝后取消宵禁,大大促进了夜市的发展,这种消费时尚,无论是坊间小吃的路边摊,还是十二时辰都营业的大酒店,果干、肉脯、零嘴……形形色色,应有尽有。而且,《清明上河图》中,就画有人们送外卖的场景,无不体现着宋朝高度的开放、自由。

2. 美食荟萃,宋朝的餐饮业为什么会如此发达?

1. 世俗文化的快速发展

宋朝的经济水平处于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鼎盛,自然也就带动了文化向丰富多彩的方向发展。勾栏瓦寨、烟柳画桥,热闹繁华的世俗文化让人耳目一新,熙熙攘攘的人声鼎沸使人忍不住驻足。

伴随着城市文化的迅猛发展,新兴的市民阶层的地位也日益提升,其文化影响力也在逐渐加强。宋朝的"樊楼",那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作为汴京最负盛名的七十二酒楼之首,樊楼可谓是宋朝餐饮界的老大,顾客不计其数,尤其是节假日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可谓是"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承平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民以食为天。"

通俗化、小民化的饮食文化,也就这样在中国饮食界站稳了脚跟。

2. 文人阶层的影响力

宋朝的社会风气受文人士大夫的影响,形成了志趣高洁、独树一帜、超凡脱俗、清新淡泊的向文雅发展的趋势,饮食文化也不免受其影响。这些士大夫谈论美食、研究菜肴,在赋予其内涵的同时又使食物增添了趣味性,甚至可以上升到国家与社会的影响层面。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美食不仅的果腹的物品,满足口舌之欲的必备,更是体现人生态度、人生目标、人生追求的参照物。

3. 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斋居纪事》中:"食罢,行五十七步,然后解襟褫带,低枕少卧,此养生最急事也。"可能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所以说,早在宋朝,人们就已经很在意饮食健康这个问题了。

宋人们和我们一样,实行"三餐制",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少吃。

早上呢,宋人喜欢喝点茶汤,根据每个人的个人喜好加入各种辅料,有龙眼、桂圆、酸梅、桂花……养生暖胃,为新的一天提供动力。

午餐呢,会有一些开胃的水果和酒汤,之后才是正餐。宋时有三大宝是人们进大酒楼的必备——东坡肉、河豚、蟹。"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从文人雅士的挥毫洒墨中,不难看到社会各个阶层对这些美食的痴迷程度。

总结

如今人们的饮食习惯,其实很多都是从宋朝开始流传下来的,有提过的"三餐制",也有"合餐制",就是人们共用一张桌子,坐在一起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地分享桌上的食物,不必向以前个人单用一桌,只吃自己桌前的食物。

人们更加地世俗化,市民阶层兴起,影响了宋朝以后的发展。不光是中国,宋人的饮食习惯也极大地影响了外国的餐桌饮食文化,成为影响人类生活最深远的大事之一。

在中国的饮食史上,宋朝是一个人们的食物从匮乏向丰盛过渡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使一个国家的美食文化推动着这个国家的知名度向前迈进,极大地传播了中华文明。

宋朝这个美食荟萃的王朝,留给后人的绝不仅仅只是菜谱,还有值得敬仰的美食文化与其带来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