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洋
据《于氏族谱》记载,明永乐年间(1403—1424),召氏、闫氏、李氏、徐氏由云南迁居东大洋。于氏由云南迁至登州府大水泊村,后迁至阴岛沟角,又迁至东大洋。王氏由云南迁至即墨葛村,又迁居青岛湖岛村,后又迁居东大洋村。郝氏由四川成都迁居即墨营上,后迁居东大洋。管氏由云南迁至胶南管家楼,后迁居东大洋。
西大洋
据《赵氏族谱》记载,乌撒卫柳树胡同棋盘街的赵信、赵允(《崂山县地名志》记载为赵乾、赵坎)于明永乐二年(1404)迁至阴岛择地而居,取村名为赵家村。后因位置近海,而又居于东大洋西面,更名为西大洋。
邵哥庄
元朝至正二十五年(1365),邵氏祖有可来此定居。而《刘氏族谱》记载,刘氏祖居江苏江宁府上元县,元朝时邵氏祖兴战功卓著官授三品,后举家北迁至即墨县新安村,其五世孙熊于明洪武元年(1368)迁居此地,尊称邵氏为兄,谓村名“邵哥庄”。
宁家
据《宁氏族谱》记载,宁氏祖于明永乐四年(1406)由云南平浪县徙济南立宁家大村 ,越二载,宁恭离家东迁至阴岛,冠以姓氏立村。杨氏祖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由云南交趾国嘎嘎县棋盘街柳树胡同迁至北宅老洼港,后复迁至宁家。盛氏祖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迁即墨南庄疃居住,清康熙末年(1722)迁至高家村,后迁宁家。萧氏祖于明永乐二年(1404)由云南乌撒卫棋盘街柳树胡同同船渡阴岛,1811年由萧家村迁此而居。李氏祖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从登州府迁至阴岛东北边立村东阳嘴子,后迁此居住。
后韩北村
据《韩氏族谱》记载,韩氏祖为河南彰德府人,宋代金人南侵避乱江南,后迁至云贵之交。明永乐二年(1404),韩氏祖四人从云南迁至鲁东,其中韩咸文一支迁居阴岛邵哥庄,传至三世来此立村,村名冠以姓氏曰韩家村。后韩氏另一支迁来在韩家村迁建村,以方位成为前韩家村,原韩家村则改称后韩家村。1984年,后韩家村分为南、北两个村,以方位命名为后韩南、后韩北村。
殷家
据韩氏、刘氏族谱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殷氏祖可福由云南迁此建村,以姓氏冠名叫殷家村。明清以来,相继迁来此地的还有刘、韩、李、黄等姓氏。
高家
据《高氏族谱》记载,高氏立村前,此地就有陆氏山庄旧址,为元朝时陆氏家族所有。明永乐年间(1403—1424),陆氏家族被抄,陆氏山庄被烧。明永乐二年(1404)秋,高氏祖应禄与堂兄弟应贵自云南迁居胶州城南三里河,三年后迁此立村,冠以姓氏称高家村。
小庄
据该村《孙氏族谱》记载,孙氏十一世祖士奎在父亲道盛(康熙十七年进士,临淮知县)的教导下退出仕途,让夫人黄氏回到娘家恳求祖父黄嘉善将分给其父亲的荒山片地用以开垦度日。清乾隆元年(1736),士奎(当时已为贡生)携带妻子及三个儿子来到阴岛黄家山这片荒地,搭屋开荒居住下来。后来孩子们逐渐长大成家,人口渐渐多起来形成村落。由于规模小,人口少,故名小庄村。立村后,宁、于、徐、薛、程、刘、曹等姓氏先后从各地迁徙而来,形成今天的村落。
前韩
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所以,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据传,明朝末年(1644),此地有白、车、邓姓氏居住,立村前不知去向。据《崂山县志》记载,清顺治十五年(1658),韩姓一支由韩家村迁居此处立村,称前韩家村。后来,刘、陈、高、常、滕、肖、吕、秦等姓氏迁居村庄。
这只是红岛一部分村庄的由来,还有其它村庄文章没体现出来,你知道它们的由来吗?多年后这些村庄就会拆掉,村民会住进回迁房,这些石碑估计以后也会被拆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