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领三十六人纵横北中国,兵败投降后再次起事,不屈的战士—宋江

2020-09-05 01:06:01 作者: 率领三十六人

宋江是《水浒传》中的梁山群雄的领头人,是梁山义军的灵魂人物。历史上宋江是确有其人的,不过同小说里的人物有着不同的境遇。

在很多史料中,如《东都事略》、《十朝纲要》、《宋史》、《随园随笔》、《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等正史、野史的记载中,都写到了宋朝时真实宋江的事迹。

《东都事略》卷十一《徽宗本纪》和《宋史》卷二十二《徽宗本纪》中明确提出宋江是淮南盗,与《水浒传》小说所写的山东梁山泊地理位置完全不同。

《宋史 ·张叔夜传 》中说:"宋江起河朔 ,转略十郡 ,官军莫敢婴其锋。" 《文定集·显谟阁学士王公墓志铭》中写道 :"河北剧贼宋江者,肆行莫之御。既转略江东, 径趋沭阳。"

宋江画像

"河朔"一般泛指黄河以北的河北、山东的部分地区,而宋江被称为"河北巨贼",可见他是在河北的中南部起事的。

《宋史?侯蒙传》中记载:"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 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可见宋江等三十六人,在东起山东东部西到陕西东部的齐魏地区流动作战,开展的是游击战,没有占据梁山地区为自己的根据地。

汪师韩在《韩门缀学续编》中说:"梁山泺在宋为盗薮,世借以为宋江据此。",在关于宋江的史料记载中都没有提到过梁山泊。现实中的梁山泊是由虎头峰和七座小山峰组成的,主峰仅高197.9米,也无险可守。《水浒传》中关于梁山泊"纵横河港一千条,四下方圆八百里。"、"有七十二道深河港,屯数百只战船;三十六座宴楼台,聚得百万军马粮草。"的描写,应该是后人艺术加工后的理想图景。

元代陈泰在《所安遗集?江南曲序》中说:"宋之为人,勇悍狂侠"。从这四字可以看出,宋江谋略过人并而且有很强的军事才能,绝不是《水浒传》中为缺乏血性的郓城小官吏。

宋江部将的塑像

1119年12月,宋江等三十六人在京东东路北宋朝行政区域名)起事,他们都是勇猛强悍的战士,突破宋军的围剿,转战在河北、山东一带。他们机动灵活,先后攻陷十多座城池,惩治贪官,杀富济贫,声势日益强大。

1120年12月,宋江率部攻打京西、河北等地,宋徽宗命令歙州知州曾孝蕴率军往讨,宋江等人南下攻打沂州(今山东临沂),1121年初,被沂州知州蒋园率兵击败。2月,起义军转而继续南下,攻打淮阳军(今江苏邳县西南),不久,攻占楚州(今江苏淮安),进入海州(今江苏连云港西南)境内准备建立根据地。

《宋史·张叔夜传》记载:"叔夜使间者頕所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踞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禽其副贼,江乃降。"

1121年2月,宋江领军转战到海州,在海边夺得官军十多艘大船,用这些船装载所获得的金银珠宝。张叔夜招募了一千多敢死队,在城外设下埋伏,又派兵轻装前去海边,不断示弱诱使宋江领兵登岸。同时,张叔夜派士兵提前隐蔽在海边,等到宋江军上岸后,放火焚烧了宋江的船队。宋江军看到退路被断,士气低落到了极点,此时张叔夜埋伏的敢死队一起杀出,俘虏了宋江的副将,宋江见大势已去,不得不率部向张叔夜投降。

梁山好汉的雕刻画

对于投降之后,史书上并没有过多记载。北宋李若水所著《忠愍集》卷二有诗写到:"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可见宋江等人投降后被朝廷任命了官职。

在1939年出土的北宋西北名将折可存的墓志铭中,明确记载折可存平定方腊后,"班师过国门,奉御笔:'捕草寇宋江',不逾月,继获"。从这两段史料可以大略推断出,宋江向张叔夜投降(1121年2月)后,三十六人都当上了朝廷命官,但不知什么原因,投降几个月后,宋江等人再次造反起事,被平定方腊(1121年4月方腊被俘)后回师的宋朝将领折可存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