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 话说大庙桥

2020-09-05 13:27:11 作者: 历史文化 |

大庙桥,在城南珠山与招顶山之间,横亘于龙潭溪(曾名浴龙溪)与七星溪交汇处之上。是本邦居民通往南路的重要通道。

陈昌村 摄

宋时,大庙桥名曰考口桥,因此地为考口而得名。当年,此桥是通往建宁府(建瓯)驿路的主要通道。从县城出南薰门过七星桥(1952年毁于洪水),穿仁美街(翻身街),到英节庙前过此桥,上槐岭,至际下,跨金华隘遂前往建宁府。

明朝永乐年间此桥已毁,明至清代屡建屡圯,期间多有竹筏以渡。清朝同治年间,邑人范肇封、范翘朝、范懿良、杨作治、卢赞谟等捐资重建,至清朝光绪年初范志昌再次劝捐重建。明代至清朝该桥亦名凤翅桥(见道光、民国县志四境图),现今的珠山当时名凤山,因此桥在凤山之侧,或以凤翅名之。

清朝末年此桥又毁。民国四年,邑人宋秉和等二十七人结社集资建桥,由社内出资购木,城南一带男丁出工出力,七月动工,次年二月建成,以“桥苗林”之名储材于南路范厝林,以备修缮之用。因桥之东侧流香阁乃当时一方文化胜景,故众人商议将此桥更名为“流香桥”。

1976年,政和县良种场(农场),举全场员工之力,投工投劳,采石于东际山,奋战于龙潭溪,历经半年余建成了两墩三孔,长68米,宽 4.5米的石桥一座,彻底解决了渡河之忧。

陈昌村 摄

时光荏苒,一千多年过去了,考口桥、凤翅桥、流香桥之名已淹没在历史记忆的长河之中。而大庙桥在旧县志中虽未见记载,却因桥头有英节庙,而深深烙在民众之心中。

英节庙在桥之东侧,始建于唐末,圯于1952年洪水,乃祭祀唐福建招讨使张谨之庙。唐乾符五年,黄巢入闽,张谨率部御敌于铁山,连番九战,谨与偏将郭荣等十八将校亦力战殉职,民间立庙以祀之。宋崇宁年间赐额英节,此后称之为“英节庙”,此庙乃政和最早两座英节庙之一。明永乐二年,礼部侍郎吴廷用所撰《英节庙记》,明崇祯辛巳十四年知县覃绍雷所撰《英节庙流香阁碑铭》,清光绪二十九年知县汪春澍所撰《英节庙碑文》均刻列期间。庙前有明朝崇祯年间所建的流香阁及明嘉靖年间县丞华沂所建的漱玉亭,其右有明成化年间所建供学士大夫游憩的攀龙亭。桥西则是光绪十四年由胡烈光、陈箕先等募捐重建的槐岭亭,亭下是始于唐宋年间的放生池。

从唐宋到民国,英节庙扩建精修,形成一定规模,其间香客云集,达官闲聚、文人流连,香火不断,颇为典盛,实为邑人所敬仰之庙,并称之为“大庙”,故庙前之桥称之为“大庙桥”,庙后之山为“大庙山”,庙侧之林为“大庙林”是也。

随着上游同心桥的贯通,大庙桥无需再承渡河之重任,同时也赋予了新的使命。时逢盛世,本邑贤达顺应民心,鼎新此桥为休闲廊桥,众荐之名曰:“聚龙桥”。三山(凤山、招顶山、旗山)相会,双溪(七星溪、龙潭溪)相交,聚祥龙之瑞彩,锁山川之气脉,聚龙桥的建成必将护佑我邦政通人和百业兴旺。

( 聚龙廊桥文化管护中心提供效果图)

作者:魏旭方

编辑:吕丽娟

来源:时空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