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下农地视察,老农出一上联,高官哑口无言,结果被一婢女对出

2020-09-05 22:33:31 作者: 高官下农地视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瑰宝,他没有诗词歌赋那么高的门槛。所以很多没读过书的市井之人平时也喜爱写对联。所以,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的对联,已经流传了上千年。

对联,极其讲究的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历朝历代的才子们都对它情有独钟,一副幽默有趣的对联,能把烦闷的心情瞬间化掉。而且历史上还有一些千古绝对。比如下面这幅对联。

话说清初的时候,朝中大臣张英有一次下乡微服私访,这个张英或许很多都不知道。但我们肯定知道这个故事。那就是“六尺巷”的故事。

据《桐城县志》记载,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后来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

其实,两家大院的宅地都是祖上的产业,时间久远了,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而且两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毫。由于牵涉到尚书大人,官府和旁人也不愿沾惹是非,纠纷越闹越大,张家人只好把这件事告诉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

张英收到信件后,释然一笑,然后写了封回信,里面只有四句话:“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接到这封信,看了后,明白其中意思,于是主动让出三尺空地。结果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出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6尺的巷子。

“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的心胸因此坦荡而无垠!

父亲是这样的人,有其父必有其子,所以他的儿子也很厉害,他的儿子就是张廷玉,我们知道,张廷玉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重臣,是大清朝唯一死后配享太庙的汉臣。

张英就是这么一个人,一个好官。所以,我们张大人,很喜欢下农田,考察农民疾苦。

有一天,张大人乔装打扮来到了乡下,当他经过一片稻田时,看见当地的农民正在用稻草捆秧,为了能更好的了解民情,张英一行人就停下了脚步与那些农夫攀谈起来。

其中一个老农夫见张英一行人的穿着打扮不像本地人,估计是有学问的,于是说:“看先生模样,是个饱读诗书之人,我有一个上联,不知先生能否赐下联呢?”

张大人心想,这有何难。于是叫老农赐上联。老农吟出了上联:“稻草捆秧父抱子”

谁知张大人听完后,站在田头愣是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下联来,哑口无言,只好“灰溜溜”的逃回家。回家后,还在思索这个上联。

这时张大人家有一个婢女见大人如此愁眉苦脸,眉头紧锁,好奇问了起来。张大人也随后说了这件事。说完后,自知不妥,一个婢女,又没读过什么书,怎么可能对出来?

就在张大人疑惑之余,谁知婢女突然笑了笑说:“这不难啊。”

张大人,疑惑问道:“难道你能对出来?”

只见那婢女随口对出:“竹篮装笋母怀儿”

张英一听,连声称赞道:“妙,妙,实在是妙,老夫想不出来,你倒想出来了”

竹篮提笋母怀儿稻草捆着稻秧,父亲抱着孩子,竹篮提着竹笋,母亲怀着儿子。

老农夫的上联和婢女的下联,对仗工整,运用巧妙,都是取农村的景,自然贴实,令人称赞。而且都包含深情,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爱。这怎能不是千古绝对呢?

那么,你又更好的下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