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条真正的历史:你可能不信,但每一条都曾真实发生过

2020-09-06 09:18:39 作者: 9条真正的历

有人认为

“历史,是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

,归胜利者书写,所以正史不可信;相反,坊间传闻、时人笔记、野史记载等等历史资料因为不涉及统治阶层的既得利益,反而能够较为真实的反应历史。

但根据具体的考古发现,历史资料的相互对照,正史依然是被后世公认的参照基准。在正史的基础上,参照具体的历史背景,结合其它文献的支撑,将历史串联,将人物具体,将事件还原才是较为客观的历史研究态度。

从正史出发,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让我们来发掘一下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

1、曾国藩追查国库亏空

道光二十八年,时任

“内阁学士”

的曾国藩,奉旨追查国库亏空一案。为了自证清白,38岁的曾国藩脱光衣服,一丝不挂地走进银库,清点库银,这才查清了国库亏空的真相。

曾国藩虽然以平定太平天国运动而闻名于世,但其却是经过殿试,考得

“三甲第四十二名”

“同进士出身”

。而且,在组建

“湘军”

之前,曾国藩一直都是担任的文职官员。

《清稗类钞》有载:

“清之朝臣,非翰林不得授以文谥”

,曾国藩虽然对自己“同进士出身”的身份颇为忌讳,但却也让其有资格进入

“翰林院”

,担任

“庶吉士”

并最终获得了文人谥号中的最高等级——

“文正”

除此之外,曾国藩身上还有一条鲜为人知的经历,那就是他在通过殿试后,便拜到了军机大臣穆彰阿的门下。穆彰阿,清朝最不用争议的大奸臣,民族英雄林则徐就曾被其陷害。

2、中国历史上最长寿之人

根据《永泰县志》的记载,福建省永泰县的陈俊,出生于唐朝(公元881年),病逝于元朝(公元1324年),享年443岁。

这个曾经审理唐朝、五代十国、宋朝、元朝的

“活历史”

,晚年时期无法自食其力,而且其

“子孙无有存者”

,只能靠着

“乡人轮流供养”

。据说,在陈俊的故居有一个水质极佳、温度常年保持37℃的温泉,他之所以能够如此长寿,和其常年泡这口温泉有关。后世将陈俊誉为

“小彭祖”

,并以其为原型演绎出了诸多神怪故事,流传至今。

3、乾隆皇帝的“修书”、“毁书”

一般认为,乾隆皇帝将清朝推向巅峰状态的同时,文化事业的发展也达到了顶峰,《四库全书》的编纂,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工程。

《四库全书》,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几乎详细呈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整个知识体系,共收录有3400多种图书,共计79000卷,大约8亿字,乃系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

但是!对,乾隆皇帝的身上,永远都会存在

“但是”

但是,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稳固皇权,乾隆皇帝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大肆收罗并销毁珍藏于民间的各类书籍,数量浩大,竟达71万余卷。也就是说,乾隆皇帝修成了一部《四库全书》,却毁掉了几乎相当于10部《四库全书》的书籍,这无疑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浩劫。

正如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所言,

“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

4、清代皇子、公主到底如何称呼自己的父皇

根据清代留存至今的满汉奏折来看,清朝的皇子、公主们均称呼自己的父皇为

“汗阿玛”

。康熙朝时期,其诸多皇子都有上呈奏折的权力,这些满文奏折翻译过来也都是

“汗阿玛”

的称呼。至于我们在影视作品中常听到的

“皇阿玛”

,只不过是晚清时期,清朝皇室被彻底汉化的结果。

5、“一日三餐”的起源

宋朝之前,普通人家根本享受不到

“一日三餐”

的待遇,

“皇室四餐、诸侯三餐、百姓两餐”

才是当时正儿八经的配置。西汉时期,统治阶层甚至于国家层面对每日用餐次数予以规定,王公、诸侯被贬黜、流放以后,皇帝会专门在圣旨中明确

“减一日三餐为两餐”

的惩罚。

宋朝建立以后,社会经济蓬勃发展,酒楼茶肆不再被约束营业地点,夜晚也不再实行宵禁政策,夜市、外卖均最早出现于这一时期。夜生活的蓬勃发展,促使人们又增加了一顿晚餐,而后才逐渐演变成

“一日三餐”

宋朝时期繁荣景象

6、南唐后主李煜的“虔诚视佛”

南唐末代国君李煜,做皇帝不及格,却把

“词人”

的身份做到了极致。除此之外,他还精通书法、字画、音律、诗文;甚至还直接影响了封建女性对

“三寸金莲”

的疯狂追逐,

“裹脚”

的习俗从此时开始流行。总之,除了不会当皇帝,他几乎是个全才。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李煜信奉佛法,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以至颇废政事。根据正史记载,李煜曾经亲自动手削竹片制作僧人如厕用的厕筹,并用脸颊来检验竹片的光滑程度,以免刮伤僧人。

7、古代对于“正当防卫”的规定

正当防卫,自秦朝时期就被明确允许,汉朝刑律规定:

“伤人及盗,其时杀之,无罪”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