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为什么将六大名著改为四大名著?被删的两本众人皆知

2020-09-06 15:26:47 作者: 建国后,为什

古时的四大名著被称为“四大奇书”,但《红楼梦》最初也并未在列,反而是被清朝列为禁书的《金瓶梅》成为了被文人学者公认的四大奇书之一,只是《金瓶梅》中有不少露骨的情爱描写,既不受官方支持,又不被世俗容忍。建国后我国部分学者也认为《金瓶梅》的作者不尊重女性,书中有不少丑化女性形象、甚至是物化女性的情节,虽具文学价值,但实在难登大雅之堂,不足以作为广受大众喜爱、老少皆宜的名著发行。而《红楼梦》是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之作,可谓呕心沥血,它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深度剖析,将身处那个时代人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红楼梦》语言成熟优美、绘声绘色,使人不自觉沉沦在小说描写的情境中,因此,最终《红楼梦》取代了《金瓶梅》成为“四大奇书”之一,也在建国后成为了四大名著之一。#四大名著#儒林外史#聊斋志异收藏

在建国前,中国其实有“六大名著”,建国后,为什么将六大名著改为四大名著?主要还是因为当时国家号召出版社选出四本长篇小说,用于文化普及。经历了数十年动荡生活的中国人民急需精神食粮,数十年缺失的教育让当局十分苦恼和担忧,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关乎中华民族未来,是民族之魂,因此文化普及工作迫在眉睫,什么样的著作能担此重任也是关键问题。建国初共有六本书入选,被称为“六大名著”,但从多方原因出发,出版社最终删除了两本。

而这被删的两本著作众人皆知,其中一本是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这本著作可谓家喻户晓,即便没有看过原著,想必不少人也看过此书的影视剧版本。有人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一筹,刺贪刺虐入三分”,它构思奇妙、想象丰富,书中情节千回百转,情境瑰丽奇异。《聊斋志异》创造出的神奇世界,给后世带来了无尽的想象,这本书早在十九世纪便被译成20多种语言传播到国外,成为外国友人争抢的畅销书。《聊斋志异》的文学性很强,同时充满了引人入胜的魔幻色彩,因此位列六大名著之一。

《聊斋志异》主要是借妖魔鬼怪之口来抒发作者的内心感受,通过对奇人异事、精灵鬼怪的描述,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黑暗,书中充分表现了作者对邪恶势力的痛恨,和对腐朽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抨击。《聊斋志异》中的人狐恋、人鬼恋和神鬼恋,大都是冲破了礼教束缚、不顾世俗眼光,毅然决然走到一起,一段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也侧面反映了作者对自由爱情、自由婚姻的向往。它最终没有入选四大名著的主要原因,还是立意不够正能量,无法给人积极的引导。同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封建鬼神志怪传说也不适宜作为文化普及类书籍被流传,尤其是无法给三观尚未定型的青少年以正确的指导,甚至无法充分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另一本与“四大名著”宝座失之交臂的著作,则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此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无法简单用文学性来衡量。

作为古代长篇讽刺小说的代表作品,《儒林外史》是中国文学史上珍贵的的艺术瑰宝,它涵盖了诗词、散文、戏曲、音乐等丰富内容,展现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气魄。《儒林外史》中有一个让人印象很深刻的故事,它曾入选中学教科书,它就是《范进中举》。想必很多人对《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印象深刻,这个一生都在科举考试的泥潭中无法自拔的读书人,老年中举后欣喜若狂居然就此陷入癫狂,让人无限唏嘘。

作者用夸张的手法,通过范进这样一个迂腐的读书人表达了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讽刺。而作者本人虽不似范进年老才圆科举梦,但他在暗潮汹涌、贪婪腐败的官场上痛苦不已,因无法与小人同流合污,作者吴敬梓一生仕途不顺、壮志难酬、十分坎坷。《儒林外史》中处处反映出作者极力想要坚持自我、维持本心的态度,也暗喻了作者身处腐朽封建、科举制度中的无限惆怅与无奈,全书的立意比较深刻,但基调不免给人一种过分消极的感觉。

《儒林外史》对“学而优则仕”这一观念的讽刺,也决定了它无法成为四大名著之一,因为这种思想并不适用于正需要努力拼搏学习的青少年,或许会让三观未成的小读者对读书的作用有所误解。

出于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中华民族文化传承考虑,我国文学界最终将《儒林外史》从四大名著之列删除。虽然《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没能入选四大名著,但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和文学内涵仍然值得如今的青年去学习和体悟,是两本值得好好研究的经典著作,对于我们了解古代封建制度和科举制度十分重要。

四大名著可谓是老少皆宜,读者群体上到80岁能识文断字的老人,下到初入学堂的8岁小儿,现代出版社还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阅读水平和喜好,将四大名著印刷成了不同的版本,图文并茂版适合刚刚开始接受文学教育的小学生,白话版适合有一定文学素养、但在文言文理解上有困难的初中生,经典原版就适合能理解文言文、具备较高层次文学素养的高中生和大学生。总而言之,无论是哪个年龄阶段,我们都离不开四大名著的熏陶,这四本巨著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四大名著”其实是建国初期的出版商为了迎合读者品味,而衍生的一种叫法,建国初期,《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这四本销量最高、广受大众喜爱,同时也符合当局迫切想要选出用于普及文化的长篇小说的需求,一些出版商便将其合并出版,四大名著的称呼渐渐被流传开来。

古时的四大名著被称为“四大奇书”,但《红楼梦》最初也并未在列,反而是被清朝列为禁书的《金瓶梅》成为了被文人学者公认的四大奇书之一,只是《金瓶梅》中有不少露骨的情爱描写,既不受官方支持,又不被世俗容忍。建国后我国部分学者也认为《金瓶梅》的作者不尊重女性,书中有不少丑化女性形象、甚至是物化女性的情节,虽具文学价值,但实在难登大雅之堂,不足以作为广受大众喜爱、老少皆宜的名著发行。而《红楼梦》是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之作,可谓呕心沥血,它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深度剖析,将身处那个时代人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红楼梦》语言成熟优美、绘声绘色,使人不自觉沉沦在小说描写的情境中,因此,最终《红楼梦》取代了《金瓶梅》成为“四大奇书”之一,也在建国后成为了四大名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