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王迹之兴,起於闾巷,合从讨伐,轶於三代,乡秦之禁"。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白手起家的皇帝,他以三尺之剑,驱乌集之众;五年之中,遂成帝业。那是万人敬仰的楷模。
他的那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将骨子里迸发的英雄豪迈展现的淋漓尽致。楚汉之争中,他之所以能够战胜强己数倍的项羽,就是因为身上独具的人格魅力和雷霆手段。异姓诸侯王大多只想割据一方,而刘邦为何一定要消灭他们呢?(一)、裂土封王,不过权宜之计
刘邦是"收天下之兵,立诸侯之后。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即以分其士,与天下同其利,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他为了让手下人都能死心塌地的跟随自己,分封了很多的异姓王。
从那开始,这些人就拼了命的为刘邦争天下,他们认为这是在帮汉朝皇帝,也是在帮自己,他们理所应当的认为,刘邦是真的把封地给了自己,而自己是名副其实的万户侯。
1.韩信之死,夺权之路走向顶端
很多朝代都有异姓王,但他们大都没有好下场。比如康熙时期的三藩,不过是清廷为了暂时稳固统治的缓兵之计。
而刘邦也是如此,他打天下就是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控制着那片土地,永远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是自己的后代都不够分封的,更何况他人。
在楚汉相争之际,刘邦为了拉拢人心,封了很多有功之臣或者本身具有实力之人为诸侯。让他们错信,自己与当朝皇帝是利益共同体。
然而,天下平定以后,刘邦就动了杀心。他把兵仙韩信当成了自己的"小目标"。"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韩信反。高帝问诸将,诸将曰:"亟发兵坑竖子耳。"高帝默然。"
《史记》中说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其实告发之人到底是谁安排的,所有人都心照不宣(除了刘邦,再无他人)。
此事一出,陈平建议让刘邦以巡游云梦为名,召集诸侯到陈县觐见。彼时韩信自然不会多想,也不会带兵,那时再将其拿下问罪。
果不其然,韩信赴宴接着就被五花大绑,押至洛阳。所谓谋反,这本身就是莫须有的罪名,刘邦没有韩信谋反的证据。不过他还是把韩信的韩王降成了淮阴侯。怀恨在心的韩信指使亲信假意谋反,然后他自己闯入宫中,颠覆汉朝。
结果,中了萧何与吕后定下的计谋,最终处以极刑。自那开始,刘邦就不停的消灭那些异姓王,像彭越这样立下过汗马功劳之诸侯亦在其中。分封了那么多人,最后只留下了长沙王吴芮。
2.养虎为患,刘邦不可能不懂
"子房、萧何、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能够在如此乱世中取得最后的胜利,仰仗的就是他的知人善任和善于收买人心。
在楚汉相争的前期,刘邦才不管此人以后对自己有没有威胁,当务之急就是让他们甘愿为自己卖命。所以,刘邦当时才封了那么多的异姓诸侯王。他们大都是想做一方的土皇帝,就像西周刚开始那样。
但这正是前车之鉴,刘邦绝不是傻子,他知道即使现在这些人不会谋反,那他百年以后事情的走向就不受控制了,他害怕养寇自重。
所以,倒不如提前清除这些障碍,难免给自己的后代留下隐患。刘邦从来就没有想过和那些异姓王平分天下。他分封诸王的唯一目的,就是让这些人帮他打赢项羽。至于其他的事情,当然是以后再说。
所谓"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更何况,那些诸侯已经不是谋臣了,而是拥有自己土地的大王。他们今天能够帮着自己打项羽,明天就能帮着别人打汉朝。(二)、关系不睦,并非传统君臣之谊
几乎每个开国皇帝在成功上位以后,都会把跟随着自己南征北战的开国元勋一一铲除。就像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石守信等人的官职;而朱元璋因为胡惟庸案,趁机诛杀了三万多人。
更何况,韩信与彭越这些诸侯,他们根本就不是石守信或者蓝玉那样的人。韩、彭二人有着自己的军队,就像灌浆口的二郎真君一样,听调不听宣。所以,就连真正的君臣关系,皇帝都会铲除开国元勋,更何况这种军事同盟。
1.诸侯之位,乃要挟得来
在公元二百三十年,刘邦正和项羽打的热火朝天。此时的他,正是用人之际。而韩信手中有精兵无数,又恰逢刚刚攻占了齐国故地。
因此遣人上书,要求刘邦封其为齐王。如果按照刘邦的脾气,肯定是恼火万分,可彼时情况危急,只得答应了韩信的请求。
到后来,韩信被封为韩王,是因为他与郑昌鏖战有功,而且他本人也是韩国后裔,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也好让韩信更加死心塌地的为自己效力。而韩信曾经投降过楚国,回到刘邦阵营,高祖为了安抚,又将其封为了韩王。
彭越本是魏王豹手下的一个国相,而魏豹去世后,彭越也一直有称王的意思。张良就劝说刘邦称:"此两国约:即胜楚,睢阳以北至谷城,皆以王彭相国;君王能出捐此地许二人,二人今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