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集两老人耗时10年查证扬州民间抗日第一枪在哪打响

2020-09-07 19:29:05 作者: 杭集两老人耗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扬州杭集镇有两位老人,10年间一直在查证一件事:扬州哪里打响了民间抗日第一枪?

经过多年走访幸存者和收集抗战史料,他们认为,民间抗日第一枪可能发生在杭集双隆村,希望能建个抗战纪念馆传承红色基因。

被烧进士府邸残存的砖雕

寻访

幸存者口述当年的抗日故事

奔波10年查证“民间抗日第一枪”的两位老人,都是杭集居民,一位是今年71岁的退休教师陈宜林,一位是《杭集镇志》编辑,今年76岁的方文顺。

“10年前,趁着幸存者还健在,我们主要是负责采集杭集惨案口述史料。”陈宜林说,日军在杭集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惨案,他们多年奔波寻找当年的幸存者,收集抗日史料。

2014年,他们找到了陈谦吉(时年86岁)、陈恭默(时年90岁)两位老人,他们讲述了双隆乡(现是杭集双隆村)被多次扫荡的经历。

“两位老人说,扬州民间第一股抗日力量,就在杭集,因为袭击了日军,才遭到报复扫荡。”陈宜林说,后来找到的多位幸存者,也称是杭集打响了民间抗日第一枪。

两老人多年寻访的记录

讲述

万福桥惨案后他们袭击日军

“已故扬州工艺美术学校校长陈宜隆,是一位知情者。”方文顺称,陈宜隆曾向他们提及,祖辈讲述当年“民间抗日第一枪”的经历,后来他们根据这段讲述,寻找当年幸存者求证。

据陈宜隆讲述,万福桥惨案次日,当年双隆乡村民陈宗幹便将万福桥惨案详细情况告知他的岳父曹三,并与其商议,必须进行反抗。曹三当即决定组织抗日武装。

当时,他们派杭集张家坎人士张五先摸索到日寇经常来往于扬州江都之间的消息,便于农历1937年底的一天,趁夜色匍匐于杭集镇北端头道桥西河堤袭击日寇,之后1938年春,又多次袭击日寇。

方文顺称,当年乡绅多少都藏有枪支等武器。据他们找到的幸存者讲述,这一支偷袭日军的民间抗日武装,惨遭汉奸告密,日军随后扫荡了村子。

2014年,陈谦吉、陈恭默两位老人回忆,1938年9月24日,日寇第一次扫荡村庄,曹三与陈宗幹早已经带领一队人员躲到船村南边马江岸的江堤坎外。

日寇搜查不到曹三等人,便放火烧毁曹三住宅两进四厢外加包厢房屋19间。日寇没有抓到人不甘心,于次日第二次扫荡船村,继续搜查进士府(陈宗幹住宅),仍然无果。日寇当即放火烧毁进士府房屋45间,还将进士府紧隔壁陈功甫家民房13间一并烧毁。之后,又进行第三次扫荡,搜查陈恭默住宅,查获“抗日戒指”。日寇从仙女庙到杭集一路杀人抢掠,无恶不作,在杭集杀戮平民一百多人,酿杭集惨案。

资料

日寇在扬州酿造十大惨案

针对杭集惨案,陈宜林表示,当年那些民宅如果幸存下来,现在也算得上文物了,被烧毁太遗憾。2012年夏,在筹备“船村历史文化博览馆”时,进士第后人陈宜萱捐赠一砖雕,此砖雕集船村气节美、建筑美和书香美于一身,极为难得。

陈宜林表示,1995年,杭集镇政府建杭集惨案纪念碑一座。10年的奔波考证,有些幸存者现在已不在人世。他和方文顺查阅了日寇当年在扬州地区酿造的十大惨案资料,除了杭集惨案外,还有天宁寺惨案、十二圩惨案、万福桥惨案等。

当年万福桥惨案后,民众自发袭击日寇被报复杀戮,导致了杭集惨案。陈宜林称,因这段历史,部分幸存者认为当年是杭集民众打响民间抗日第一枪也不为过,但仍需要更多翔实的史料进一步佐证。

杭集纪念碑

心愿

建个纪念馆传承红色基因

“采集到的幸存者口述材料,也被收录到《杭集镇志》中。” 方文顺表示,确认“民间抗日第一枪”发生在扬州哪里,需要更多更权威的考证史料证明,但杭集当年存在着自发抗日力量并多次袭击侵华日军有证可考,因袭击而导致报复屠村烧村的惨案也是事实。

“后来其中不少人参加了民兵、新四军继续抗战。” 方文顺说,这支抗日力量中不少人是杭集船村(多村在一起像一艘巨船)人,而船村又是江苏“省级传统村落”和扬州最美乡村,希望能在船村建立一个村级抗战纪念馆,纪念这支民间抗日力量,传承红色基因。 记者 孟俭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