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有一优良作风,后代竟然都没有继承,结果就一代不如一代了

2020-09-07 21:31:19 作者: 朱元璋有一优

历数中国历史上工作效率最高的皇帝,当属朱元璋了。用数据来证实,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9月14日至21日,八天的时间中,这位勤奋的皇帝批阅了1660件奏疏,处理了大概3391件国事。也就是说,平均每天要看两百多个文件,处理国事400余件。

那么,为何朱元璋工作强度这么大,他的工作效率还能如此之高?

这要从当时他所面临的“困难”去分析。

建国初期,他面临“内忧外患”的两难境地。

在内部政治上,不少官员开始享受生活,不谋进取,阴奉阳违。因此,中央政权的政令,有时等于“无效”。在经济上,战后人口数量锐减,经济萧条,社会运转处于停滞状态,社会治安也无法得到保障。在外,前朝的残余势力妄图重新来过,蒙古鞑靼、瓦剌各部的力量逐渐强大。

可见,这些现实问题,都迫使朱元璋不得不“改革”。

首先,就从官场开始。

国家有如此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效率就成了关键,使得他没有时间听大臣们“滔滔不绝”。这里就有一个小故事,表明他在整顿官吏作风上,手段虽然粗暴,但效果却很好。

公元1376年,茹太素写了一份报告,大概有17000字。皇帝一看,头都大了,就让旁人读给他听。读到6300多字的时候,居然还没有读到重点。对此,皇帝朱元璋怒了,就让人将他揍了一顿。第二天继续听,从第16500字开始才是这份报告的“重点”,有五点建议,皇帝采纳了四条。

后来,朱元璋也承认,大臣不容易,但是,又有谁理解自己呢?明明500字可以将事情说清楚,何苦要写上一堆废话,真是耽误事。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朱元璋大力提倡“简政”,并下令制定行政文书的规范,要求“无繁文”。

现在,我们看到朱元璋的一些“指示”,就是“口语”,不识字的老太太都能听明白。也正因为朱元璋亲自做“表率”,这些“浮夸”的官场风气,才逐一得到了改善。最终,明代公文文风简单精炼,行政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对行政机构也进行了大力改革。

废除前朝的行省制度,设置了13个承宣布政使司。分设行政、军事和司法“三司”,重新构建了国家的行政和统治架构。

经济上,他效仿汉初年做法,减税、免税,积极推行各项恢复经济的政策,积极发展农业,从根本解决民生问题,让百姓安心。对于贪污腐败现象,他更是从不手软,看看大明刑律中那些让人眼花的刑罚,就可知这位皇帝有多恨“贪官”了。

正因为朱元璋的多种方法并举,才让这一时期的明朝官场变得“清明”,政权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想来,在他的子孙后代中,居然有数十年不闻朝政者,也只能感叹这位朱元璋当时打下的基础。

朱元璋的“勤政”精神,更是影响了后来的清朝。

有人将朱元璋和清朝同样勤奋的皇帝雍正进行了对比,雍正的工作效率,每天“多或至五六十件不等”,不及他的1/7。

这里面也有原因,雍正文笔不错,常常会在奏章上写下洋洋洒洒的“批复”。

那他每天工作的时间呢?

“晨起上朝……迨暮乃罢”,中间略作休息,即使到了58岁“高龄”时,依旧如此。

当然,朱元璋能如此“高效运转”,除了开国初期面临的危机,以及作为“大家长”的责任感驱使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在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废了丞相制度。不过,也就只有朱元璋能扛过来,他的儿子朱棣干了几天,就成立了“内阁”。

有人说,是朱元璋的勤政,让其子孙不上班还有饭吃,但其实,应该是这种“内阁”制度,保障了朝廷行政的正常运转。

不过,这是否可以看成是其废除宰相制度间接带来的“红利”呢?

只是,他的这种优良作风,并未被继承。虽然,最后一任皇帝崇祯,也效仿他的做法,但当时的明朝,已是被蛀空的大树,轻轻一道闪电,就会轰然坍塌。

此外,朱元璋还特意写了篇《勤惰说》,就是为了告诫“安逸误国”。只是,一个人的力量再大,终有耗尽的一天。作为领导者,勤政固然重要,但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惟有相关条文制度,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转。若真如此,便不会出现像茹太素那样,将大把精力耗在无用文字上的官员。

其实,身为一朝的皇帝,需要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不仅要考虑国家的整体发展,还要考虑是否对后代有益,更要考虑是否可以留下好名声。而这些,似乎都是开国皇帝的事,因为,他们经历了创业的艰辛,知道江山的来之不易。可换句话说,子孙后代怎会知道江山的不易?

要知道,没有经历的事情,他们是根本想不到的。所以,到了明朝后期,朱元璋的子孙都是无所事事,不是当木匠,就是追仙求道,甚至,沉迷女色。

最终,导致明朝一步步陷入了衰败的深渊,从而被灭国了。

参考资料:

【《明史·太祖本纪》、《明史纪事本末》、《明朝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