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西安市以东约二十五公里处,有一座以温泉而闻名的名山,它就是骊山。
此山呈东西走向,海拔在千米以上,山上有一座著名的华清宫,乃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日常消遣场所,其间的长生殿更是因白居易的《长恨歌》而闻名于世。
骊山之名来源何处?
一说此地原本是商朝时期的骊戎国所在地,故后来以其名山,称为骊山;一说此山乃是女娲之座骑“骊”所化。
在该山的北脚下,就是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
为何秦始皇要选择骊山作为陵寝?
按照我国的风水之说,吉穴的选择应该是背有靠山,前有平洋,左右有青龙、白虎二列山水。
从宏观上看,建于骊山脚下的秦始皇陵正好背靠骊山,脚蹬渭河,且其陵寝左右又被戏水和灞河环绕,很符合吉穴的要求。
按照史料记载,秦始皇陵的修建始于公元前247年,彼时还是秦王的始皇帝刚即位。
虽然秦国的实力雄居六国之上,但因为对外持续用兵的缘故,本国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一时无法全部用于陵寝筑造,故而工程进展直到公元前230年都十分缓慢。
但到了公元前221年,随着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可供役使的财物和俘虏都成倍增加,秦始皇陵的修筑遂进入了高潮期。
一时间,帝国各地的劳役、罪犯、木工、石工、砖瓦工、修理工、金银细工、油漆工、彩绘工等络绎不绝地被征召到了关中。
他们来到关中以后的劳动量,诚如《史记》记载的那样: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可以想象,在缺乏大型机械的古代社会,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的确不容易。
实际上,正是因为工程量浩大,所以秦始皇陵直到始皇帝病亡沙丘也未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