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中国奇葩习俗:孩子三个最好,生到第四个时,往往选择抛弃

2020-09-09 20:37:45 作者: 千年前中国奇

在世人印象中,中国传统的生育观念,是“多子多福”。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也反映出了这个风尚。但是,南宋的生育观就很不一样。也许是战争的关系,北方民众大量南迁,城镇人口急剧膨胀,使得老百姓不约而同地开始了“计划生育”。

“生子不举”,本是南朝时期农村的奇葩习俗。

它的来源最初带有迷信色彩,说出生在五月初五的男孩不吉利,“不举”就是不祥的意思。后来,“子”演变成了所有出生的婴儿,不分男孩儿女孩儿,且对出生日期,也不再特指五月初五。《宋史》和《马可波罗游记》中,就多次提及这个“生子不举”,这里指的是南宋后来的生育风俗:

每家的理想儿女数字是“两男一女”,生到第四个小孩时,“则率皆不举”,这个小孩会被父母丢弃,或者溺亡。这本是农村的风俗,后来更是演化成了大规模的社会现象,究其原因,应该是和当时的家庭经济能力以及政府的一些政令有关。

这里,笔者就分析一下。

首先,经济原因应是主导因素;

对于社会中下层家庭而言,多一个小孩儿,就多一份负担。而且,这种想法也会对上层社会带来了一定影响。那时,执行的是“平分财产”,子女越多,财产就会摊的越薄。再加上,举国南迁,遗产一均分就所剩无几。由此可以理解为,这是保持家族持续的一个无奈之举。

当时的朝廷,为了适当控制人口,也提倡官绅不要生的太多。但是,并没有明确规定,你要生几个儿子,或者生几个女儿。因为,这种男孩、女孩比率2:1的模式,会导致未来的男性女性人口严重失衡,从而,带来极大的社会问题。

其次,住房面积紧张;

当时的大城市,如:杭州等城市规模并没有真正扩建,但南迁的北方民众,却是越来越多。为了安置他们,朝廷想尽了各种办法,最后,连寺院都成了他们的落脚之地。

虽然,后来开始大批量造房子,但是,土地资源稀缺,人口却是在膨胀。就如《梦梁录》所描述那样:“临安城郭广阔,户口繁伙,民居屋宇高森,接栋连檐,寸尺无空,巷陌壅塞,街道狭小。”所以,很多人只能租房,但租金要视房屋的面积来定,有上中下三个价格,至于是多少钱很难知晓。

不过,从史载的记录中,可以发现:在那个时期,朝廷频繁颁布诏令,可以延期交纳房租。从中可以推测,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每个月的房租,应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多生一个小孩,可能就意味着要租更大的房子,或者建更大的房子,这未必不是困扰民众的一个问题。

再者,不担心弃儿无人领养;

当这股生育理念成为了社会主流“观念”后,朝廷不得不出手干预。毕竟,将新生婴儿溺亡的只是少数,大部分家庭都选择了“遗弃”的做法,朝廷也会对弃儿采取慈善救济行为。

马可波罗就曾记录:那些无力养小孩的家庭,小孩刚出生就会被丢弃,“国王尽收养之”。当时,负责收养婴儿的机构是“慈幼局”,或者称为“慈幼庄”,算得上是那个年代的创新。正是因为如此,老百姓并不担心家中的“弃儿”没有着落。

其实,民间这种做法,和朝廷形成了一种“对抗”姿态。朝廷也曾用法律或者一些宣教方法,来阻止这种“生子不举”,但又不愿意降低税负。

所以,面对经济因素的制约,人们会做出最本能的选择。

到了南宋,土地私有化进程加快,大量土地被官户或者富豪兼并。以至于,那些南迁的北方农民,只得沦为佃户。当时,战乱不断,收成不好,这些人的生活非常艰苦。按照当时的纳税法律,税金和每户的人口直接挂钩。这也逼着没钱的老百姓,以瞒报人口数量的方式,逃税。

南宋朝廷曾经颁布过“胎养令”,明确表态:“禁贫民不举子,有不能育者,给钱养之”,并有详细的“补贴”孕妇以及养育贴补政策。除此,也有不少官员自发成立“举子钱库”,用于接济贫困家庭孕妇,一般的标准是:每生一胎,给米一石,给钱若干。

但是,权衡各种利弊因素,多数人还是选择不要小孩。而且,这种做法,一直“流传”了下来,有时并不是因为“赋税”,而是家庭实在养不起那么多小孩。

其实,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养孩子都非常不容易的,尤其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不仅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还要吃穿用度等方面给予满足,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可能,有人会有疑问:养个孩子哪能那么麻烦,不就是吃穿用度吗,不就是上学吗,还能怎么样?

是的,这些事情在谁的眼里都很简单,但是,要真正实际操作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了。单说上学一件事,学区房,辅导班,兴趣班等等,不说花费多少,就是心力的付出,也是难以估量的。所以,比起古代,现代人养个孩子也是难上加难啊!

参考资料:

【《宋史》、《梦梁录》、《马可波罗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