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风烟接素秋,只有空床敌素秋,赏读杜甫和李商隐的如练素秋

2020-09-15 20:36:37 作者: 万里风烟接素

唐诗美词解析,万里风烟接素秋,秋天何以称“素秋”?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唐朝李商隐《端居》

这是他乡的秋天,已经不清楚写作的时间段。但是这肯定是李商隐离开家园在外地久居的秋天写的。李商隐的一生,相当漂泊,自16岁起外出谋事,生命不止,奋斗不息,他和家人和妻子聚少离多,长年辗转在各地幕府给人做幕僚。

但正是他是一个深情的人,结婚前不能忘情一个没有结果的道姑,结婚后只定情于妻子一人,妻子死后没有再娶,也没有纳妾,工作闲暇的时间给了游历和宗教。

这首诗虽然写作年代不详细,但也可以看出这是妻子在世,40岁之前的作品。人生困在他乡,妻子的信不来,自己又回不去。这个“端居”很有意思,即有闲滞在他乡,渐成定局的意思,”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又有端然沉静的意思。

李商隐是高官幕僚,节度使的门客,笙歌场所是不愁的。但是我们很少看到这些应酬作品,其实应酬歌舞的作品在唐朝非常正常,歌舞在高官府邸,不止是娱乐,还代表四时的祭祀庆典,但是李商隐从来都没有像杜牧那样写过杜秋娘,张好好,也没有像白居易写过琵琶行。只能说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样的场合,他或者看过,只是没有往心里去。

他在闲暇的时候思念最多的是家人,真实家庭婚姻的温暖。

这首诗隽永寂寞,淡淡的笔调。

“远书归梦两悠悠”,仿佛鸿雁和归梦是在空中就错过了。

“只有空床敌素秋。”在客居的岁月里,只有自己的床,对着空阔的秋天秋季。这是表达对妻子,对家庭生活的想念,但同时有个人操守的忠贞。这样的寂寞,却仍旧让床空着,自己躺在冰冷的秋气里,靠回忆和牵挂度过一个又一个风雨明月的秋夜。

那么我今天谈的是这句诗里美丽的词,叫“素秋”,秋天真的那么素净吗?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在这首诗里,有青苔红树,有风雨月光,秋天并不是景色的绝对素净啊,但为什么一说起素秋,大家都有一种心领神会的美感?这种美感,更多是心理的。

古代有五行之说,秋属金,又有颜色相对照,比如尸子说,“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就是以太阳的亮度来定义四季,秋天就属白。也的确,秋天的太阳恰好,不暴躁,也不晦暗,甚至收敛着光彩。中国是丝绸大国,那未经漂染的白色的丝绸,最像秋天的太阳吧,带着点冰冷而安静的气质。

这个素,是白色的丝和丝绸的意思。

“凛凛素秋,日促宵长。”魏晋卢谌《诗》

那清凉的白色丝绸一样的秋天,白天短暂,夜晚漫长。不能不褒奖古人的形容能力,通感用到极致,是一种对大事务的感知和提炼。秋天从此就和素联系到一起了。素是秋的底色,仿佛那日渐冰冷的阳光。秋又仿佛是一匹丝绸,自西风落叶之日,渐次如波浪覆盖。

但是喜欢并能感知这种感觉的,当然属于心境安宁甚至寥落敏感的人,有人只是随意而用,以增加辞藻的美。但是用得好的,却是用心去感知。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唐朝杜甫秋兴八首(其六)节录

54岁的杜甫,离他的生命的终结还有四年。因为躲避战乱,他和家人到四川已经六年,他的老家河南,但是他已经回不去了,就像他苦恋的大唐长安,他的理想和志气凝结的地方,他一样多年回不去,因为贫困。但此时他在四川夔州安定下来,在这里他管理果园,有了固定的收入,也有了难得有在夔门口看江水的闲适。

但是这首诗是闲适之时的作品,但杜甫的心肯定不闲。这是有着大江山概念的唐朝的爱国的官僚和诗人。

看到瞿塘峡的风浪,他想到的是这水是长安曲江的源头。这一想,一虚一实,牵起了最浩大惆怅的家国之感。

“万里风烟接素秋”,瞿塘江水连着长安的曲水,灵魂升到空中去看,那万里江山迎接着素缎一样秋气的到来,对接无差别。

要不怎么说李白杜甫同等名气和名望,他们骨子里诗里就是大江山的概念。虽然他这样的老病和憔悴,稍有起色,感受到的秋气,不是一时一地,是魂牵大国土的浩然。

而且底下的一句是特别的有味道,他说的是长安城中的花萼楼和芙蓉苑,帝国的中心,同样能够感受来自四川边地的秋天和哀愁。

这是将素秋写得最大气又最深沉的诗篇。

虽然李商隐和杜甫,诗的风格不尽相同,但是他们有一点是共同的,对于秋天的敏感,对于秋的深邃的感受,是充满着自身的感情的。

李商隐的素秋,侧重小离别带来的对秋的深邃体验,杜甫的素秋,是大情怀对秋的感慨。后来的诗词,写素秋带素秋的也多,但是都没有他们二位,是将秋天秋气,真正写成了带着无限悲怀的秋天素练。

现在的人,因为语言的变化,素秋,只以为是枯涩干净带着沉落感的萧条秋天,如同棉布上素色的花朵,也觉得美。但是杜甫和李商隐的诗,是告诉你唐朝的素秋是一种如练的大气和华美和清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