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题材的古诗,为何有人写的能看懂,有的无法读懂呢

2020-09-16 12:24:50 作者: 同一题材的古

有些学者认为王国维提出的不隔之作,与中国传统诗学所提倡的“含蓄美”有着直接的冲突。

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含蓄之美,在于司空图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前半句是说明含蓄,后半句是形容含蓄带来的美,“尽得风流”依旧是要求将诗人欲表达的情感直观呈现,否则只有含蓄而无美。

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可谓将含蓄之美表现的淋漓尽致,但诗中那份惜别之情,无比清晰的传递到了读者心中,此诗含蓄,也直观,更是千古佳作。

诗歌最初的目的,便是将心中那种无法言明的情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现,令“无法言明”为“能够言明”、将心中感悟更加深刻有效地传递。正如《毛诗序》所言: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所以,一首诗如果不能直观的将情感呈现,则有违诗之初衷,读者无法清晰地感受诗人的情感,自然也无法引起共鸣,这样的“隔”的诗作,只能成为诗人自己情感的容器,旁人是无法获取明见的,它也很难成为文学艺术的作品。

直观的“不隔”之作,才能承载诗人的情感,传递到读者心中,即便是相隔千年,后世之人在品读时也能产生共鸣,也能体会到那种真切。如此作品,便如连同古今的桥梁,我们能够从诗作走进诗人之心。因此,古人作诗使情感直观呈现的技法,也是今人作旧体诗时需要思考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