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政权;在明朝发展早期,一切呈现清新向荣景象。然而,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明朝中期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的农民起义。
对于封建时代发生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无非是加在农民身上的负担加重以至于民不聊生,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起义造反。在明中期南方经济区迅速发展的同时,却导致了农民生存遭遇困难。这和封建时代长期以来所无法根除的剥削、以及长期存在的土地兼并问题,有着极大的关系。
在明中期时间,奸臣当道、宦官乱政导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这也就使得了农民起义在短时间内大规模的爆发。拥有着较为雄厚经济基础的南方地区,百姓遭遇的生存问题更是困难。
1、 南方富庶地区,对于农民的压榨和剥削更为严重
(1) 明中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农民难以从中获利
明中期以后,南方地区的经济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在一些生产发展较快的行业,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被后世的学者称为资本主义萌芽。
当时诞生出资本主义性质生产关系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的丝织业、采矿业和冶金业等大行业里面。这一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对于商业的发展有着极为强大的促进作用。
然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却没有对农民的生活有多大的改善。
由于南方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一向在行业中处于下游的农产品的价格不断降低。在给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不利打击的同时,这也不利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因此,明中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对于手工商人来说是一个福音;然而,对于当时的农民来说,却是又一次出现生存问题的预兆。
不仅如此,在明朝资本主义生萌芽的发展过程中,带动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使得原本能够凭借着一丝丝地理优势的农民,失去了这一方面的优势。这一形势导致了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价格不断遭到打压,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农民连生产成本都无法收回。
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农民不得不对这一压榨和剥削进行反抗。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南方地区的人民因为与海外的交流相对密切,对于外来的思想文化有着更深的了解。因此,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产生出了反抗心理。
(2) 南方地区和外来思想、文化接触较为频繁
明朝时和海外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在和这些外来商人进行贸易的同时,明朝的百姓也学习到了他们的一些思想文化,尤其是在商业贸易中追求的平等思想,更是在当时的南方地区逐渐流行起来。
因此,在南方较富庶的地区,农民却遭遇了严重的生存问题,这一时候他们对这一思想有着更深刻的了解。于是在这些外来的思想文化推动之下,农民日益寻求公平的对待,这就推动了他们拿起自己手中的武器反抗不公的对待。
在明朝的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受和外国的商业贸易发展影响非常之大。可以说明中期以后,南方地区之所以有着较多的农民起义与外来的思想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外来的思想文化对于明中期以后,南方地区多爆发农民起义仅仅只是起到一个推动作用。真正压垮农民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明中期以后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让他们流离失所。
(3) 明中期,土地矛盾日益尖锐、土地兼并严重
土地兼并问题,是封建时代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以后就一直存在的。正在每一个封建时代,都是无法避免的,然而在明中期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却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这已经影响到了农民的生存。
在明朝时,大量的土地被收于了王室和有功勋的大臣,因此,身上一部分掌握在农民手里的土地;随着商业的发展,大地主凭借着自己雄厚的实力轻而易举得从农民手中抢过来。
除此以外,明朝时还经常会采用将官员所在地区的土地赐给他们做奖励,这就使得除了首都以外,其他地区的土地逐渐减少。在土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之下,分到农民手里的土地更是少之又少。
然而,这些土地生产又不足以缴纳朝廷要求的赋税。为此,农民只能向大地主借贷来缴清国家的赋税。在南方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情况之下,土地兼并问题更是严重。
由于商业发展较快,出现一些实力较大的商人群体,他们凭借着商业手段从农民手里抢夺土地。而且一些财雄势大的商人开始了和政治势力勾结,凭借着自己的地位、暴力完成土地兼并问题。
明朝中后期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导致了农民纷纷失去土地,只能靠着租用地主的土地来生活。而一些无法承受地主高额佃租的农民,最后只能破产。
失去土地,成为压垮明朝中期百姓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这一原因的影响之下,无法继续生存下去的百姓选择了起义、谋求一丝丝生路。
2、 明中期,历代皇帝施加在南方农民身上的赋税不断加重
(1) 明朝和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从南方地区获取大量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