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各路诸侯争相上场,其中最为闪耀的两人就是曹操和刘备。曹操是官宦世家,而刘备则是一介平民,两人在战场中不断的角逐。曹操刺杀董卓未遂,于是出逃洛阳,招兵买马开始反抗董卓。董卓死后,曹操便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了他的王图霸业。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后,便自封为丞相,总揽朝政大事。
随着权力的增加,欲望的膨胀,曹操不满于自己仅仅是个丞相,于是便自封为魏公,最终成为魏王,这是曹操的人生巅峰。如果在向前一步的话,就是皇帝了,还好曹操克制住了自己,没有做出僭越之事。那么为什么曹操不是别的什么王,而偏偏是魏王呢?因为他的封地就在战国时的魏国,他是魏公,随后加封为魏王。曹丕称帝之后,便改国号为魏。
相对于曹丕和刘备来说,孙权不仅称帝的时间晚,就连称王的时间也是比较晚。孙权自称吴王,称帝之后,他的国家也称为吴国。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吴国的所在地和春秋时的吴国所在地大致上一样,因此便称为吴。按照这种习惯来看的话,曹操在魏国就是魏王,孙权在吴国的话就是吴王,那么刘备在蜀地,他应该是蜀王。
可是刘备不是蜀王,而是汉中王,以汉中为基地。刘备为什么要这么做?刘邦当初就被项羽分封到汉中,做了一个汉王,随后东出,消灭项羽,完成一统。因为刘邦做了汉王,因此国号便为汉。刘备既是皇室后裔,又在汉中,因此便自封为汉中王。刘邦当时尽管在汉中,但是他是汉王。刘备此时也在汉中,但是他不能和刘邦的王号一支,因此便是汉中王。
汉中王三个字中有个汉字,也彰显了他兴复汉室的意愿。刘备称帝之后,国号便为汉,因此世人应该称他为汉国。可是为什么世人却称他为蜀国呢?因为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没有把刘备当成一位皇帝,而是先主,那么自然他所建立国家的合法性便不存在了。蜀国不是正统的国家,而是一个偏安于一隅的地方性政权,真正正统的国家是魏国。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史书上的每一个字都是史官在斟酌之后才写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