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古今中外莫不如此,而每逢乱世便有强者应运而出。唐朝末年五代十国群雄争霸期间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李存勖作为乱世中脱颖而出的一代霸主其雄才伟略让人赞不绝口,其中因父亲遗言而“三矢雪恨”更为后世传为佳话,不过终究还是没能逃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桎梏,落得个“伶官天子”的骂名。
李存勖出生世家大族,自幼便随父戎马征战。其父李克用先灭黄巢,后败朱温,随后进攻李茂贞、王行瑜及韩建三帅而成功勤王,被唐昭宗封为晋王,与朱温对峙而争天下。期间李存勖分析局势屡谏奇计,几番大败朱温。使得其弱冠之年便能在父亲病逝之后承袭爵位独挑大梁征战天下。其父临死前曾说:“朱温窃国之仇不共戴天,燕王忘恩负义,契丹耶律阿保机背信弃义倒戈相向,此三人未灭乃生平遗憾。传子三箭,誓灭三贼告慰我灵”。
事后李存勖将3支箭供于家庙,凡是征战必于家庙祭祀后负背上阵。先于公元911年用骄兵之计联合数人怂恿燕王称帝,燕王愈发骄狂果然中计称帝后人心尽失,史称桀燕,李存勖见时机成熟于同年十二月号令群雄征讨。2年后亲征幽州,大获全胜,次年诛杀燕王父子报了囚父之仇。期间更是大败朱温,使得其无地自容而急怒成疾,随后内乱频生不久便死于次子朱友珪之手。而契丹更是在李存勖数次亲征下屡战屡败,公元917年,耶律阿保机率领五十万大军进犯幽州,李存勖闻讯后派遣李嗣源等将领仅率7万士兵北上对敌。仅仅2月便将契丹打得溃不成军,史载此战斩杀敌军数万,俘获牛羊辎重不计其数,其后四年不敢南下牧马。公元922年,叛将勾结契丹再度南下,李存勖仅率七千铁骑北上亲征,先后两次大败契丹,并将其再度驱至幽州之外。 虽然没能手刃仇人,但却数次大败并逼的耶律阿保机不得不放弃中原而转向东北。父亲的三矢雪恨一一实现,足见李存勖不仅长于谋略而且骁勇善战。
李存勖还是个典型的文武全才,其对词曲更是造诣颇深,经常自写自唱,现今传世篇目虽然不多也大多能够看出李存勖骨子里的浪漫。然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既然武能征战平天下,那文就理当求其次,李存勖则不然。其自幼便喜好词曲,而古代词曲皆为歌唱而作,而唱歌弹曲多是伶人,用现在的话说便是”演员“。李存勖因为喜欢唱歌演戏所以物以类聚便经常和伶人如影随行,称帝以后更是废寝忘食,和那个征战天下无往不利的李存勖判若两人。其中景进、史彦琼、郭从谦三人因为在演艺上有较高的造诣而最为李存勖器重,他让景进监察百官,让史彦琼掌管河北三镇六州的军政,而郭从谦则因擅长演杂剧而被封为掌管皇室亲兵的马直指挥使。而这三人所处的位置恰恰正是其悲惨下场的关键所在,不知是天意还是巧合。景进利用职务大进谗言排除异己,使得君臣上下离心离德以至于祸乱发生之时只有少数将士勤王;史彦琼掌管兵马本应阻止叛乱却临阵脱逃使得叛军直入皇城毫无喘息之机;郭从谦作为皇室亲兵听闻兵变却直接倒戈,李存勖如此生死国灭当真如戏一般。
常言道”水满则溢,适可而止“,戏曲作为精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对人们身心的愉悦是显而易见的,但因此沉迷而不分主次无疑是自取灭亡,作为声色之娱终究不能代替现实,一时之快过后依旧忙于生计,然而时日无多。加上传统的礼乐文化在商业的世俗文化冲击下,愈发得苍白无味,戏曲终究只剩下演,虽不至于亡国,但终究难逃亡身,伶官天子早已不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