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攻城必备的设备——云梯,墨子听了也感到害怕的云梯什么来历

2020-09-21 18:27:30 作者: 古代攻城必备

古时,各个国家之间常常为了抢夺城池,抢夺政权而发动战争。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都城以及百姓,他们会在边界或者是城池的外边树立起高高的城墙。

历朝历代的城墙高度和厚度受建造工艺以及地区地形的影响都是不太一样的。唐朝时期的城墙高度在5米左右,明朝时期的城墙高度已经达到了14米。

连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的城墙平均高度也在7米左右。这些城墙都是夯土墙,不仅高,而且很厚,结构坚硬。古时没有火炮,是无法攻破城墙的。

如果想要攻打一座城池,那就要想办法攀登上城墙。古人发明出了一种梯子,是专门用来攻城的攀登城墙的设备,叫做云梯。依云而立的云梯

古书中有一句话:“云梯可依云而立,所以瞰敌之城中。”古时候的云梯是一种登高设备,高度可与云比肩,是用来登高望敌的。

当然真正的云梯并没有那么高,这里只是用了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云梯是古人用来攀登城墙的设备,所以云梯的高度最高也就在15米左右。城墙有多高,云梯就有多高。

相传云梯是由鲁班发明的。战国时期,楚国想要攻打宋国,楚王就委托鲁班修建云梯。云梯修好以后,消息就传到了宋国。

宋国的墨子听说鲁班已经造好了云梯,即将要攻打宋国,内心里感到惊惶不安。墨子亲自来到了楚国,对楚王晓之以理,请求他放弃攻打宋国。

墨子说:“你们能攻,我也能守,这样打下去对两个国家都没有好处”。于是,楚王便放弃了攻打宋国。

在那之后,云梯的使用方法也就传了下来,一直延续到了明朝。明朝时期,火药已经出现了,明朝军队用火药制作出火炮,用于攻城更是事半功倍。这个时期,云梯的作用就已经微不足道了。云梯长什么样子

古代的云梯到底长什么样子呢?可能有人已经在古装电视剧里面看见过这样的场景,攻城战时,一些士兵会扛着一架长长的梯子,把梯子架到城墙之上,并开始向上攀爬。

历史上的云梯结构要比电视剧上看到的梯子更加复杂。云梯也叫做云梯车,它有木床作为底座,底座下面设有六个轮子,方便行军携带。

云梯分为两段式结构,下半部分是带有一定角度的固定梯子,上半部分是带有轮轴的可移动梯子。攻城的时候,士兵会将云梯车推动城墙根部,然后将上半部分梯子展开,搭设在城墙之上。

云梯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稳固,因为云梯的顶端做了小机关。为了能够使云梯搭设的更加稳定,也为了防止守城士兵推倒云梯。云梯的顶端设置有小型勾爪,可以勾住城墙边缘。

云梯的体型很笨重,后代人也在云梯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从而发展出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攻城梯,比如竹飞梯以及蹑头飞梯。

《武备志·飞梯图说》中有记载:“有竹制的,名竹飞梯,用独竿大竹,设多级横档,以便手攀脚蹬;有蹑头飞梯,分两层,下层如飞梯,上层用独竿竹,中设转轴,竿首安装双轮,取其附城易起。”

竹飞梯跟云梯的结构有一点不一样,它不像云梯采用两条横杆的结构,而是仅用一根竹竿作为支撑,在竹竿上面设立横杠便于攀登。

所以竹飞梯应该是类似于蜈蚣梯的一种梯子。比起云梯来说,飞梯的结构要更加简单,轻便,便于行军携带。蹑头飞梯的结构又与云梯和竹飞梯的结构又有所不同。

蹑头飞梯分两层,下半部分像飞梯一样,上半部分采用一个竹竿作为主轴,主轴上面又设有转轴,并在竹竿的顶端安装上两个轮子,这样可以攀附住城墙而不会倒下来。

云梯的使用一直到明朝就结束了。因为明朝时期,以火药为主的热武器时代来临了。军队攻城也就不再使用云梯了。现代人还在使用云梯车,不过现代的云梯主要是用来消防救援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