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退位,刘备为何不迎汉献帝入蜀称帝,而是自己当了皇帝?

2020-09-23 13:27:00 作者: 汉献帝退位,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汉丞相曹操去世,十个月过后,曹操的儿子曹丕取代汉朝,自立为皇帝,国号魏,曹丕就是魏国的开国皇帝,历史上的魏文帝。

也就是说,曹丕取代汉献帝刘协做了皇帝,西汉消亡,刘协被降为山阳郡公,随后迁到自己封地山阳郡养老去也。

山阳郡在哪里呢?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一带。

讲真刘协够悲催的,曾经统治“九州方圆”的皇帝,现在只能待在下辖22个县屁股大的地方。

(山阳郡公刘协)

更悲催的是,自称是刘协的皇叔刘备,这时候不是想法把他“迎蜀称帝”,而是自己急急忙忙在成都称帝,着实让刘协心哇凉哇凉的,刘备为何这样做呢?

史载刘备入蜀后在成都称“汉中王”,此时曹操还活着,刘协还是名誉上的皇帝,刘备遥拜北方,把自封诏书宣读一遍,意思是受汉献帝皇封。毕竟刘备打着清君侧、恢复汉室的旗号和曹操死磕,刘备必须做表面文章尊汉朝为正统。

当曹丕“代汉立魏”后,刘备打的旗号失去了意义,汉朝都消亡了,曹丕成了天下之主。

刘备此时是汉中王,假如刘备以汉中王的身份和曹丕死磕,这属于以下犯上的行为。

有鉴于此,刘备在群臣进谏下,为了和曹丕平起平坐,于公元221年(即曹丕称帝不久)在成都称帝。

(刘备称帝)

据说当时刘备三辞三让,最后忸怩作态才做了皇帝。

其实这都是刘备虚伪的表演,符合刘备的性格。刘备不想当皇帝是骗人的,他可没有曹操来得光明正大,曹操具备当天子的一切条件,但到死都不称帝。

刘备则不同了,口上说不称帝,其实早就想当皇帝了,这从他为儿子起的名字可窥一斑。

刘备的儿子分别叫:刘封、刘禅、刘永、刘理。连起来就是:“封禅是刘备永远的真理”。这正是“言由心生”的最好注解。

这就不难理解了,刘备称帝是梦寐以求的理想,当理想成为现实时,他会放弃这一切吗?他会迎来一个废帝当自己的顶头上司吗?答案只有一个,除非刘备是傻缺。

大家可以想一想,刘备当割据军阀自己说了算,和土皇帝没啥区别,这时他会请来一个失去一切的刘协,当婆婆一样供奉着吗?

(曹操和刘协)

刘备不会做这样的傻事,他很会表演,为了能够名正言顺称帝,他干脆宣称刘协已经被曹丕害死了。

说实话,由于过去信息不畅,刘备说这样的话有一定的市场,毕竟魏、蜀之间没有设立“大使馆”,谁也不知道刘协的生死。

其实刘协是自愿把皇位禅让给曹丕的,这属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做法,在刘协看来权力只是交给了小舅子。

原来刘协和曹家是亲戚,曹操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刘协,换言之,曹操是刘协的老丈人,曹丕是刘协的小舅子。

这还不算,刘协禅让皇位后,曹丕为了表示感谢,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刘协。反过来说,曹丕是双重身份,即是刘协的小舅子,又是刘协的老丈人。

(曹丕和刘协)

基于以上复杂的人际关系,刘协的禅让使刘备很无语很受伤(刘备是知道内情的),他想:“我是皇叔,刘协应该征求我的意见,你丫不想当皇帝,你叔我可想当了,丫的让给了曹丕!”。

刘备越想越愤怒,其实是很吃醋,于是干脆抛出刘协被曹丕毒死的假消息,为自己称帝扫清了障碍。

说实话,刘协幸亏没去蜀地,如果刘协真去了成都,我估计会被刘备毒死。刘协也不傻,以后乖乖待在封地哪里也不去,毕竟这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不想再做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帝了。

一个不愿去,一个不愿迎,双方的想法不谋而合,这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刘关张哥仨)

最后一句话:刘协在禅让的那一刻,他在刘备心中就没了位置,刘备为了得天下可以三顾茅庐跪求诸葛亮,但对于一个无可利用的废物,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你觉得刘备会迎立刘协为帝吗?退一万步即便他答应,关羽、张飞也不答应。

文/秉烛读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