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武侠小说中,总是有这样的描写,主角的任督二脉在偶然间被打通,之后就逆袭成为了武界奇才。任督二脉这种东西,其实没那么神奇,只是我们身上的经络而已。但是我们俗话说的“开窍”,是和小说描写差不多的存在,元朝一位医生,苦学了几十年的画,都没大的建树,但在年迈之时,却忽然开了窍,让他顿悟画画的“三昧”,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让我为您揭秘:
“学究天人,文章冠世,极深医源,直穷奥妙。”清朝时,徐春甫所著的医学界百科全书《古今医统大全》,给了王履如此高的评价,他是何许人也呢?元朝至顺三年(1332年),在今天的江苏省昆山市,一个男婴呱呱坠地,父母希望他扎实地走完人生之路,给他起名为王履。小王履没有让父母失望,他从小笃志于学,博览群书,诗文两精。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王履发现他对医学很感兴趣,在得到家里人的支持后,他开始刻苦钻研医学著作,随后寻遍各地,拜朱震亨为师,后者被誉为是“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王履待师以礼,再加上刻苦努力,颇有天分,终成一代名医。在他四十岁的那一年(1372年)他被征为秦王府良医,能够给王爷看病,这已经是对一个医生很高度的认可了。
不过王履最让后人敬佩的地方,并非是他在医学上颇高的造诣。而是他在研攻医术的同时,对艺术各方面涉猎极广,诗文书画都很厉害,可谓是当时的“全才”。不过,王履学习绘画的过程并不顺畅,由于对前辈“北宋三大家”范宽十分喜爱,于是他先是模仿了范宽的风格,用笔强健有力,精于雨点皴、豆瓣皴、钉头皴等,这一学就是三十年。
虽然王履三十年来在绘画方面,积淀了很多的认知,但是由于一直模仿范宽先生的风格,他作画时,常选用苍松、奇峰为题材,使用特定的手法,这样就会给人展现出一种,天地浩瀚、苍茫虚渺的感觉,这种风格在当时较为普及,所以因个人色彩不鲜明,他的画作一直都不被时人重视,对此王履心中难免有些苦恼,他一直希望可以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风格。
明洪武十六年(1384年),此时的王履已经五十二岁了,但是由于他专精医术,所以身体很硬朗,他当时需要采一味中药“华山参”,而这种参只有华山才有。西岳太华山,自古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现代人爬华山,如果没有做好提前的准备,都很可能累到虚脱,更不用说是在明朝时,山路并没有完全开辟,绝对没有现在的畅通,用“势必登天”来描述登华山,一点也不夸张。
但王履作为一代名医,他为了得到药材,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登山之路,雄奇险峻的华山,让王履一边攀登,一边感叹造物主的神奇,他以前看的山,绝对是白看了,只有华山,才是画家心目中的“神山”,他在登完之后,写道:“山高五千仞,直上四十里。余之登也,但知喘急,随之数步一息而已。”千仞高山,凭一腔热血登了上去,虽然他最后走几步就要休息,但他依旧觉得值得,因为他有了一个的“惊喜发现”。那就是他见到了真正的奇峰峻岭。
王履在回到自己的住处后,才思泉涌,一口气画了几十幅大作,并写游记,诗句于其中,自作或者找游人作了,记,序,跋,全部共分六十六帧,合成一册,这就是后世著名的《华山图》。是王履留下来的仅存作品,也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支“奇葩”。为何《华山图》得以流传百世呢?这是因为王履被“大自然”打通了任督二脉,找到了独属于他的风格。
在他的《华山图》序中,他自己记载道:“可得此图,皆因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意思其实就是在说,之所以能作出如此多新的作品,是因为,我以自己的内心为导师,而心又以双眼为导索,双眼所见,都是华山美景,所以自己的老师,是真正的山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通过亲身所见,才能完美地解决“形”的难题,再加上自己的酝酿和思考,达到“意”的境界,如此方可“形意一体”。
苦学三十载,最终发现了真正的绘画三昧,这既玄妙又自然,厚积而薄发,没有前面的积淀,就没有最后的成功,但是没有亲登华山的经历,也许王履一生都难以打破“心中枷锁”,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风格,在成功的路上,勤奋与机缘,真是缺一不可。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晋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