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曹操对人才是唯才是举,其实并不是,这里告诉你原因

2020-09-28 09:21:55 作者: 你以为曹操对

再来看曹操手下的军事将领,有号称五子良将的外姓将领:于禁、张辽、乐进、徐晃、张郃,其中张辽、徐晃、张郃三人是降将,降将当然不能算唯才是举了,因为原本就在敌方阵营中为将,只能算弃暗投明了,而于禁原本是曹操最亲密战友鲍信的手下,鲍信战死后,于禁经人推荐跟随曹操,成为曹操最为器重的将领之一,乐进出身不详,是曹操早年募兵招来的将领,以作战勇敢著名。

但是曹操手下真正掌握兵权的,却是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纯、曹真、曹休这样的宗亲将领,关于曹姓和夏侯姓的渊源是否是一家的问题,很难说得清,但曹家和夏侯家就是标准的宗亲,夏侯惇鼎盛时期执掌曹操在合肥的二十六军,成为曹操东南战区的最高军事统帅,夏侯渊统帅关中诸军,成为曹操西部战区最高军事统帅,曹仁统帅荆襄诸军,成为曹操中部战区最高军事统帅,曹洪、曹纯、曹真、曹休这些人成为曹操最精锐的虎豹骑将领,掌握着曹操最精锐、最昂贵的机动部队。

曹操手下将领

这叫唯才是举吗?

当然不是, 这叫用人唯亲,掌握兵权的,全部是曹操的亲戚或者宗亲这些有血缘关系或者亲戚关系,同时又是同乡关系的曹氏和夏侯氏,曹操这是在亲戚中选拔有能力的人,哪怕这些人不如于禁、张辽、乐进、徐晃、张郃等外姓将领的军事能力强,但仍然是夏侯惇、夏侯渊、曹仁管理着于禁、张辽、乐进、徐晃、张郃等将领。

把曹操的用人和刘备的用人比较一下就会明白了,刘备手下军事将领关羽、张飞、赵云、魏延等人,哪一个是刘备是亲戚,一个也没有,全部是刘备从低层根据能力选拔起来的,关羽、张飞、赵云都是出身普通平民,而魏延甚至是出身奴隶,都能凭借才能得到刘备的破格重用,相比于曹操,刘备才是唯才是举,可刘备说自己是唯才是举了吗?

三、从曹操对待人才的态度看曹操的用人方式

兖州才子边让污辱曹操,被曹操杀了,还引发了后来的兖州之乱,陈宫背叛曹操迎立吕布与张邈一起夺了兖州,最终陈宫也被曹操杀了,许攸由于官渡之战的献计获得最大的功劳而自傲,同样被曹操杀害,还有孔融由于嘲笑曹操,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的杀害,与曹操多年并肩作战的荀彧,最终被曹操逼死在称魏公的前夕,杨修由于自作聪明以及掺与了太子之争,被曹操杀害,相比之下,污辱曹操的弥衡仅仅被曹操驱逐,已经算是最仁慈的手段了。

一系列杀害名士的行为让曹操有了杀贤的恶名,也引发了一部分的世家大族对曹魏政权的阴奉阳违,给曹操在历史上被冠以奸雄的称号,即使曹操不停地解释自己没有篡位之心,但实际上骂名不绝与耳,相比于司马篡魏,曹操似乎获得的骂名比司马家还要重,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曹操没有满足世家大族的利益,而司马家与士族共天下。

四、曹操的人才选拔制度到底是什么?

如果要总结曹操的人才选拔制度到底是什么,可以归纳为:亲信掌兵权、文官论忠心、敲打世家大族,建立一个效忠大魏察举制式的人才选拔制度。

亲信掌兵权很好理解,就是核心的兵权始终控制在曹氏和夏侯氏宗亲手中,不会让给外姓,控制了兵权,就掌握了政权稳定的基石。

文官论忠心是指要想成为朝廷的大臣,必须要效忠大魏而不是汉,曹操以各种手段将效忠东汉的最后臣民全部屠杀,比如魏讽谋反案曹丕在邺城杀了数千人,吉本和韦晃谋反案曹操又杀了一批,最终效忠东汉朝廷再也后继无人,曹操投靠这样的事态,无非就是告诉天下,效忠大魏才是正确的,而发生在曹操加紧篡位进程的三次求贤,则无疑就是招揽忠心的人才,而不是有才能的人,有才能不听话的人才,可以参考边让、孔融、荀彧、许攸、杨修等人的结局。

曹操杀害边让、孔融、荀彧、许攸、杨修等人,还有一个政治目的,就是打压这些人背后开始崛起的强大的士族集团,这些崛起的士族集团虽然是潮流所趋,但曹操显然意识到这会是将来政权的威胁,进行适当的敲打无非就是警告士族集团,天下还是姓曹的。

最后,之所以说曹操的人才选拔制度还是察举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曹操时代的主要人才基本还是推荐而来,虽然与东汉的察举制有所区别,但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最后的决定权控制在自己手中而已。所以曹操的人才选拔制度并不是“唯才是举”,而是虚伪的”唯才是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