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的重要性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非常受人重视的,在古代人口是最重要的生产力,人才更是打天下和治国的根本,在现代人才时代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基础,科技以人才为本,同时选拔人才的标准,从古至今都是“德才兼备”,德就是道德,才就是才能,德才兼备的标准就是选拔人才要求道德和才能都要具备。
但是在古代,仍有不少君主在非常时期选拔人才是只看才能不看道德,或者以才能为主,道德为次,前有战国时期秦孝公下《求贤令》以招揽东方六国人才,后有东汉末年枭雄曹操三次下达《求贤令》以招揽天下人才,尤其是曹操,分别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三次向天下下发求贤令。
而在建安十五年,曹操第一次下《求贤令》就明确提出四字的人才选拔制度:“唯才是举”。《求贤令》原文最后一句是这么写的: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这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诸位你们要帮助我发现那些埋没在下层的人才,只要是有才能的就举荐出来,使我能得到而任用他们。
这便是唯才是举的由来,曹操还在《求贤令》中列举了姜尚(姜子牙)和西汉时期的陈平为例子,姜尚只不过是穿着粗布衣服在渭水边钓鱼的平民,而陈平不过是盗嫂受金的小人,都分别得到了周文王姬昌和汉高帝刘邦的重用,成就了大事,这不就是唯才是举最好的例子吗?
除了建安十五年这次的《求贤令》,曹操还分别在建安十九年作《举士令》以及在建安二十二年作《求逸才令》三次通告天下,以求贤若渴的姿态向天下表明曹操招揽人才的态度和决心。
可是曹操的人才选拔制度真的是“唯才是举”吗?
一、曹操发布“唯才是举”制度的背景
公元208年,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后开始南下平定整个长江以南,也就是刘表占据的荆州和孙权拥有的扬州,同年底,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被周瑜用火攻大败于乌林,公元209年,周瑜率领孙刘联军用了一年时间才把曹仁从南郡赶走,曹操在荆州的地盘除了襄樊,其他尽数归于孙刘,第二年,曹操就发布了第一次的《求贤令》。
第一次发布《求贤令》的时间,就在曹操发动统一南方的战争失败之后,这个时候的曹操已经失去了统一天下的绝好机会,在短时间内,曹操已经无法征服南方,拿不下南方,就意味着曹操短时间内没有统一天下的机会,不能统一天下就意味着曹操总体战略的转变,而向天下发布《求贤令》,就意味着曹操将要招揽人才进行下一步战略的实施。
那么曹操下一步的战略计划是什么?
从曹操之后的一系列行动就能看出,曹操的下一步战略计划就是:一方面以军事行动征服不服从的地区和势力,以增加军功和扩大势力;另一方面曹操加紧了在政治上篡位的步伐,以便解决自己的政治合法性问题,以军事行动为辅,以政治手段为主,军事行动是为政治篡位服务的。
两年之后,曹操就将领西汉开国丞相萧何实行“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待遇,同时亲手逼死了他篡位路上最大的障碍,同时也是曹操早期最得力的助力,颖川士人集团的首领--尚书令荀彧,这个天下最好的人才之一。
曹操一面发布《求贤令》招揽人才,一面逼死了他最好的人才,这本身就是一种讽刺,也许曹操要的只是服从于自己的人才吧,或者是帮助自己篡位的人才,一年之后,曹操称魏公,迈出了篡位的实质性步伐,再过了一年,曹操又发布了第二次的《举士令》招揽人才。
公元216年,曹操称魏王,定都邺城,建立了独立的国中之国,东汉朝廷早就名存实亡,到了这个时候,即使是傻子也能看出曹操的心思,为篡位已经完成了所有的政治准备,曹操已经可以随时变换旗帜,改朝换代,只是曹操并不想改朝换代发生在自己身上,他还在等。
换句话说,曹操三次求贤若渴的招揽人才计划,与曹操在晚年加紧篡位的步伐紧密相连,曹操打着为东汉朝廷招揽人才的幌子,实际上为自己最后的篡位招揽人才,这些人才必须是服从于魏王国,且愿意随曹操改朝换代的人才,荀彧不是,所以荀彧死了,还包括魏讽、吉本、韦晃等人。
二、从曹操一生对人才的任用来看人才的道德
唯才是举是只看中人才的才能,而忽略人才的道德,那么曹操手下的人才如何呢?
先看曹操手下的五大谋士: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
荀彧与荀攸都出自豫州颖川荀氏这样的世家大族,出身高贵,德才兼备,尤其是荀彧,其道德高尚,有君子之风,为天下名士,有王佐之才,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相当于曹操的“张良”了。
荀攸是荀彧的侄子,同样的出身,是曹操身边最著名的战术大师,曹操参与一系列平定天下的战役,都是荀攸策划具体的战术,同样是德才兼备的人才。
程昱是兖州士族,同样以才能得到曹操的重用,是较早跟随曹操的谋士之一;郭嘉同样是颖川士族,来自荀彧的推荐,既然是荀彧推荐,道德和才能都不会差;贾诩是出自凉州士族,经察举制为郎官,后成为董卓的部将,几经辗转成为曹操的谋士。
曹操的五大谋士,能被重用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出身,都是出自士族,二是才能,五人都有能力,至于道德如何,似乎没有吕尚那样出身平民的人才,也没有陈平那样有道德污点的人才,曹操显然更倾向于德才兼备的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