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周粟:五谷囊升级版的魂瓶,是如何彻底拯救饥饿的灵魂?

2020-09-28 14:28:09 作者: 不食周粟:五

引言:从伯夷叔齐拒绝食用周粟而死开始,在灵魂不灭的观念之下,人们便不由自主地产生这样的隐忧:逝者的灵魂在另外一个世界,是否也会时常感到饥饿?当然,“灵魂不饥”只是基本需求,如何彻底拯救灵魂,才是这次明器升级的重要意义。

(一)饥饿灵魂的抚慰

灵魂也会感到饥饿?的确,灵魂能够产生感知能力的前提,主要是基于“灵魂不灭”的观念。而以食物祭奠亡者的文化传统,可能正来源于春秋时期一则著名的传说。

在政权更替之后,作为殷商遗民的伯夷叔齐,坚决不食周粟,而是采薇而食,最终两人双双饿死于首阳山上。

《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伯夷叔齐的高风亮节令人敬仰,但后人在埋葬他们时,却担心他们只吃野菜的灵魂在另外一个世界,还是会感到饥饿,于是便特意将装有五谷杂粮的“五谷囊”随葬其中,以期灵魂不饥。也不知道这种做法会不会拂逆了伯夷叔齐倔强的灵魂,但这种以谷物随葬死者的礼仪,却正由此产生。

此事并非空穴来风,在三国王肃的《丧服要记》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可以为证。

春秋时期的鲁哀公为其父亲举丧,因没有随葬五谷囊而被孔子责备,鲁哀公辩解的原因是:我的老父亲平日里可是吃香喝辣的(食味含脯),死后又怎么会用得上这个?

“五谷囊陪葬,起自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饿死,恐其魂之饥也,故设五谷囊。吾父食味含脯而死,何用此为?”

避免死者在地下世界感到饥饿,这的确是古人最朴素也最本质的美好愿景,围绕着这一主题(“死后仍有其食”),人们还想了很多办法,而“饭含”就是其中一种最为生动直接的表达方式。

“饭含”即将珠、玉、贝、米等物置于口中,以示死后口不常虚。在礼制的约束下,也有着严格的等级差异:

刘向·《说苑·修文》:天子含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玑,士以贝,庶人以谷实。

但关于“饭含”的起源似乎要比“五谷囊”要久远的多,最有意思的是在新石器时代的大溪文化墓葬中,死者口中所放置的,竟然是一整条小鱼骨。因此专家认为,死者口中的小鱼骨很有可能是饭含的生鱼或者烤熟的小鱼。居住在河边的原始先民,将自己最喜爱的食物奉献给逝者,关怀的拳拳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二)明器的迭代升级

东汉的王充在《论衡》中的观点,为我们认识古人这种观念打开了一扇特别的窗口:

闵死独葬,魂孤无副,丘墓闭藏,谷物乏匮,故作偶人以侍尸枢,多藏食物,以歆精魂。

其中“多藏食物,以歆精魂”,这八个字便成为墓葬中以“特殊器具储藏粮食,为逝者灵魂所用”的理论支撑。

谷仓罐春秋时期采用的“五谷囊”,到了汉代便出现了“谷仓罐”,不仅如此更是发展成为一套极具生活场景意义的随葬明器,其中便包括:谷仓罐、陶灶以及水井。也就是说,对于地下的灵魂而言,不仅要有粮食、还得有灶台、还得有水喝。灵魂于此几乎可以完全做到自给自足的殷实生活。

谷仓罐,一般来说其内放置多种谷物,而且有的陶仓还会在外壁上还会书写具有象征性的谷物数量,比如洛阳新莽时期墓葬中,就曾经出土有十件盛有农作物和腹部有朱书文字的陶仓。

陶灶的出现,意味着墓主人在阴间也能够炊煮食物,灵魂能够吃上热腾腾的饭菜了。当然除了灶台之外,锅碗瓢盆也一应俱全,有的汉代陶灶上还会模制两条鱼形,用以表示即将下锅的食材。

至于陶井,一般有方形和圆形两种,与之配套使用的还有井栏、井架有的甚至还有轱辘这种简单的机械装置,有时候,在井架上还表现出用于取水的小型陶罐。

事实上,从先秦竖穴土坑木椁墓到两汉之际横穴厅堂式墓的转变,就在客观上为其塑造了一个“地下阴宅”的外部环境,出现在其中的谷仓罐、陶灶以及水井,就自然成为对于墓主灵魂日常生活的真实映照。

五联罐除了这种“谷仓罐”用以储存粮食保证灵魂不饥之外,汉代还流行另外一种器型,叫做“五联罐”。这种罐子顾名思义,就是罐体中央有一个葫芦形的主管,以主管为中心在其罐体上部,还有四个盘口壶形的小罐围绕而成。

为什么会用五个罐子联在一起呢?有一种说法是它或许象征着五谷丰登,的确这是一种可以接受的说法。但在此基础上,五联罐之中应该还蕴含着古人关于灵魂别样的思考。

中心位置的葫芦形罐体,不禁让人联想到“葫芦”这一远古时代便始终流行的生殖崇拜母题,而葫芦的特性便在于“多子”,正所谓“绵绵瓜瓞”是也。所以,主罐中隐藏的是蓬勃的生命力;此外,四周的小罐分立四方,与中心主罐构成了一个稳定的关系,或许正藉以表现汉人对于生、死和宇宙的独特理解,即所谓的阴阳五行理念。

可以说,从五联罐开始,汉人已经在谋求“灵魂饥馑”之上、更加彻底的“灵魂解脱”之法。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