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明成祖——朱棣

2020-10-08 20:35:50 作者: 闲话明成祖—

所以永乐年的成功,很大程度要归功于朱棣个人的能力。不论是眼光,还是才智,朱棣其实都担得起“千古一帝”的美誉。结言

朱棣的很多做法,其实是很得罪朝臣的。比如创建东厂,比如个人的独断专权。也不奇怪,大明的官员们好不容易熬过了朱元璋时期的杀伐之气,碰到了朱允炆这样典型的文人帝皇,一扫之前胸中之闷气,可偏偏是朱棣横空出世,得了皇位。

所以我们经常能在史料里看到一些“酸酸”的描述,比如朱棣如何纵容纪纲,如何宠溺次子朱高煦,如何不讲理地惩罚朝臣。其实我完全理解这种“酸”的感受,因为虽然史家的笔握在朝臣们手里,但是连他们自己得不得不承认,作为一名君主,朱棣无疑是做的很出色的。

朱棣 像

最后我用朱棣自己的一句话来结束全文:

昔唐突厥颉利入朝,太宗言胡越一家,有矜大自得之意,朕所不取。惟天下之人,皆遂其生,边境无虞,甲兵不用,斯朕志也。

一家之言,聊以解闷。

朝史暮想,独家原创。

郑和下西洋,一开始也许的确是为了寻找朱允炆的下落。但当朱棣发现了此举能够带来的巨大政治效益,便一次次地下血本进行远洋航行。朱棣要的就是那种通过炫耀大明富庶,取得“四夷来朝”的成就感。

对,“四夷来朝”,不止一位史学家曾经说过,朱棣的偶像是忽必烈。而忽必烈又是拥有大片疆域的君主。所以开疆拓土这件事,朱棣怎么会放过?

整个明朝,朱棣是最喜欢找蒙古人打架的皇帝。

明军军阵

其实经过了徐达,蓝玉两个对蒙古用兵的阶段,蒙古人基本上已经无力南下“光复”大元了。永乐初年,朱棣考虑到蒙古个别部族崛起与大明使者被杀,便对北边用兵。

永乐七年那次,朱棣派丘福领军十万北伐,明军大败,全军覆没。次年朱棣便亲征漠北。如果说这一阶段对蒙古的用兵还有理可据,那么永乐二十年到永乐二十二年的几次北伐,则更多的是为了满足朱棣的统兵欲。

特别是之后几次北伐,收效甚微。但朱棣喜欢啊。后来朱棣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可一到军营里,整个人马上便生龙活虎,精气神完全不一样了。

明军图卷

还有征讨安南。

说白了就是安南有臣子篡位了,并以欺骗的手段从朱棣这拿到了大明的授封。朱棣最后决定对安南用兵,除了因为朱棣感到面子上过不去,也考虑到边疆的稳定,同时也有一点心虚的意思在里面。

安南有人篡位了?那朱棣的“靖难之役”算什么?这个势头要是不压下去,以后的舆论更没法控制了。朱棣这么一打,就打出一个交趾布政使司。

朱棣起兵靖难的直接原因是朱允炆的削藩政策。朱棣登基后同样也削藩,但朱棣做的就比朱允炆要高明很多。

故宫 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