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魏绛的故事。
魏绛,春秋时晋国人。先祖世代都是晋国国君的家臣,他的爷爷魏武子曾随同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作为晋悼公时代的一位朝堂重臣,魏绛堪称是治军之良将,理政之能臣。在魏绛的辅佐下,晋悼公经过一番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恢复了晋文公时代的霸业,在大国争霸的春秋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晋厉公末年,晋国国内发生内乱,厉公被杀,流亡在外的公子孙周被迎回国内即位,也就是晋悼公。晋悼公在位初期,可说是内忧外患。国内方面,由于晋厉公时期连年发动对外战争,使得国力严重受到消耗,人口锐减,老百姓的赋税负担沉重,国内一片怨声载道。对外方面,南方的楚国对晋国是虎视眈眈,成为晋国争霸道路上的最大拦路虎,双方屡次交兵互有胜负,除此之外,由于晋国身处戎狄等少数民族包围之中,经常被骚扰,双方和战纷争不断,戎狄问题始终困扰着晋国的历代国君,成为一个甚为头疼的外交难题。
晋悼公上台后,为了增强国力,打好对外争霸的经济基础,采用魏绛的建议减轻老百姓的赋税力役负担,把国库和官吏积聚的财物借给老百姓,不仅使贫苦老百姓能够得到赈济,而且使他们发展生产有了资本;同时放宽国家的山林湖泊樵采渔猎的禁令,为老百姓广开生路,让地尽其利物尽其用。另外减少政府的各项公费开支,压缩政府预算,禁止铺张浪费大吃大喝。随着这些政策的逐步实施,晋国的国力得到迅速恢复,统治基础稳固了下来。鸡泽会盟诸侯惩治杨干树军威
作为晋文公的后人,晋悼公念念不忘恢复昔日的霸业,重续先人的辉煌,为了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晋悼公建立了上中下新四军,并任命魏绛为中军的司马,负责整个军队的操练以及军规军纪。为了与各诸侯国联络感情,彰显晋国的综合实力,孤立强敌楚国,悼公三年(公元前570年),晋悼公决定在在鸡泽举行一次诸侯会盟邀请各诸侯国参加。
当悼公率领军队行进到鸡泽附近一个叫曲梁的地方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晋悼公的弟弟杨干所乘的马车失控,在晋国的军队阵列里横冲直撞,结果使晋国军队行列大乱。杨干马车乱行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晋国军队的威严,如何处理杨干成为摆在魏绛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春秋素有“刑不上大夫”的传统,何况杨干还是皇亲国戚,但是若对杨干不进行惩罚,军队的军规军纪将受到严重破坏,军令将被视作儿戏。作为军事执法官的司马魏绛思忖再三决定杀掉杨干的车夫,以示对杨干的惩戒。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到了悼公的耳朵里,这让悼公非常的生气,感觉脸上很没面子。在悼公看来大会诸侯是件很荣耀的事情,而魏绛杀掉杨干的车夫表面上是在惩罚杨干扰乱军列,实际上是在侮辱他这个一国之君,让自己的颜面扫地是大不敬,“何辱如之?”。于是晋悼公打算杀掉这个以小犯上的司马。
魏绛听说国君要杀自己,泰然自若,不等悼公派人抓他就主动去找悼公请求受死,并呈上了一份遗书。在遗书中魏绛说:过去,国君缺乏使用之人,让我担任司马一职。我感谢国君对我的知遇之恩。我听说“师众以顺为武,军事有死无犯为敬”。现在国君大会诸侯,我怎么敢对国君不敬。如今杨干违命乱行,使您的军阵不能威武,我若废弃军法不杀杨干的车夫,便是对您的不敬,若“执事不敬,罪莫大焉”。作为一名执法官,我不能事先训练好军队整肃军纪,以至于事后不得不动用大刑,这是我的失职。从这点说,我是有重大罪过的,况且因杀车夫一事惹怒了国君,现在只有请求一死而已。
读完魏绛这份遗书,悼公深感愧疚,连忙向魏绛道歉:我的话完全是从亲情考虑的,完全没有从国家的利益出发。我有弟弟,却不能很好的教育训导他,以至于使他违反军纪,这是“寡人之过也”,请你不要自杀,否则会加重我的罪过。事后,晋悼公重重褒奖了“勇而不乱”的魏绛。一个是执法如山不徇私情的铁面执法官,一个是知错能改能真诚向下属道歉的国君,刚直的魏绛与大度的晋悼公演绎了一段君臣的佳话。
春秋时,名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地位早已是一落千丈,成为强大诸侯的傀儡。各诸侯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彼此之间争霸不断。而在争霸过程中,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作为支撑,更要有高超的政治和外交手腕,创造一个稳定安全的周边环境,这要学会处理好两大关系:一要善于处理与各诸侯国的关系;二是要善于处理诸夷也就是戎狄蛮夷等少数民族的关系。
在与诸侯国关系方面,鸡泽会盟大会上,受楚国压迫的一些小诸侯国以及与晋国友好的国家都派人参加。这极大的提高了晋国的国家地位,让晋国与其他诸侯国加深了了解,沟通了感情,组成了反楚的国际统一战线,在外交层面对楚国进行了遏制与孤立,晋国也成为鸡泽会盟的总盟主。和好戎狄之策
鸡泽会盟的成功,让晋国统治者开始考虑另外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与诸夷的关系,这个问题曾困扰晋国统治者数百年。晋国的国土是在夏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与少数民族戎狄为邻,后来虽经多次扩张,发展到了晋南汾水地区,晋国仍处在戎狄的包围之中,与中原其他诸侯国经济文化交流十分有限。戎狄这些少数民族有大大小小数百个部落,剽悍威猛,逐水草而居,来无影去无踪飘忽不定。
面对被包围的局面,晋国如果没有正确策略,莫说是让国家强大就是想要生存都很困难,因此晋国对戎狄是有战有和,采取打拉相结合的策略。一方面用用武力对其加以征服和控制,另一方面又通过朝聘、会盟、联姻等方式来搞好与戎狄的关系。特别是在联姻方面,晋国统治者非常重视和戎狄部落通婚,如赫赫有名的晋文公重耳的母亲狐姬就是戎族人。晋国统治者一直以来试图消灭戎狄,以期有一个稳固的大后方,防止与楚国争霸中后院起火。但是在悼公之前,戎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它极大掣肘了晋国的对外争霸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