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街道新民村有一对老夫妻,相濡以沫73年。如今老两口一个94岁,一个91岁,在全家人精心照料下,老人耳聪目明、思维清晰,村民们都说老人好福气!
在运河水庭小区一栋居民楼,记者见到了这对老夫妻。小儿媳金宝香端着茶杯,递给婆婆王云霞,大儿子刘春青力邀父母去他家居住。两老人却连连摇头:“不去,不去,这里好哩!”
夫妻恩爱,敬老孝老
今年94岁的刘长生和91岁的王云霞年轻时一直在新民村务农。村里人都说,两位老人这辈子从未红过脸。
38岁时,王云霞在田里干活,突然吐血,晕厥过去。经抢救,诊断为血亏之症。为了生计,羸弱的王云霞拖着病体从事着农活,她的身体越来越弱,不时出现胸口难受的症状,晕厥的次数也有所增加,晕厥最长时间达半小时以上。
王云霞胸口难受时,需要吃点流质,方可缓解。于是家里常备京果粉,只要一出现症状,刘长生第一时间用茶缸泡一杯京果粉给她。
每天往返田间的路上,刘长生搀扶着妻子,不停地叮嘱着走路慢点,小心点。
夜晚,忙于家务的王云霞睡觉稍晚,他就几次三番地过来,催促早点休息。看到她回房休息了,才安心地睡觉。
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会问儿女,你们的妈妈去哪了?
刘长生对自己的寡母一直很孝顺。
在那个家家户户没有电风扇、空调的岁月,每年夏天,为防止90岁高龄的母亲中暑,刘长生天天到村里的河边挑水,盛满一大盆,搬张椅子放在盆中央,让自己的母亲坐在椅上,来个“人工降温”。
“奶奶一直跟着我的父母生活,活到96岁才去世。”受父母的影响,刘春青姊妹5人和他们的孩子,对这位老祖奶奶也很孝敬。
照顾公婆,无怨无悔
“公婆一辈子劳作,婆婆身体不好,一直没能补回来。我就想着,好好照顾他们,让他们享享福。”小儿媳金宝香心疼公婆,虽说在一个大院里生活,可她却提出把刘长生夫妇接到自己家里住,更方便照顾,这一住就是32年。
刘长生72岁患脑梗,88岁得了心梗,还做过心脏支架手术。现在的他小便容易失禁,平时都是用尿布。金宝香每天都会给他洗床单、洗裤子。为保证公公干净卫生,只要发现身上有一点尿湿,立刻给公公换下清洗,有时一天能换十几条裤子。
她还自学理发,老人的头发全是她理的,现在她的手艺越来越娴熟。
去年7月份,婆婆王云霞又一次晕厥,经诊断,是心脏瓣膜脱落。由于年纪太大,不能再动手术。金宝香对婆婆的照顾更细致入微了。
早上5点多钟金宝香就起床,先给婆婆做一碗蛋花汤。
老人不吃荤,饭也吃不下,她就每天换着花样做,鱼汤、鸽子汤、鸡汤……一顿不空。
婆婆便秘严重,有时几天不大便,她就戴上手套一点点抠。
每晚她都会陪婆婆睡觉。婆婆夜里容易饿,她起来三四趟,冲奶粉、泡京果粉给婆婆吃。
今年上半年,婆婆就诊的医院两次打电话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得知挺好时,都觉得不可思议。
婆婆王云霞告诉记者:“小媳妇是我的老姑娘,我把她磨死了。”金宝香则不停地宽慰老人。
虽然父母一直在小儿子家里生活,可是其他兄姐们也没闲着,每天都会过来看看父母。每次来,从不空着双手,奶粉、豆奶、京果粉、曲奇饼干,都是老人爱吃的。
到了,还手不停脚不停:倒痰盂、洗衣服、给父母洗澡、做按摩、敲双腿……
经常接触他们的村民们说:“两位老人这么大年纪,身体也不好,但是身上一点味道也没有。”
“只要天好,我们就会推着轮椅带他们到小区转转,在健身器材上玩玩。”二姐刘春红告诉记者。
现在,两位老人在全家人的精心照顾下,耳聪目明、思维清晰,还会自己做针线活。
通讯员 吕志元 记者 常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