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化的早期教育方式,要具有计划性与经常性,对孩子负责

2020-08-02 16:38:28 作者: 理想化的早期

在现实情况下,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往往是全家上下五、六个大人共同疼爱的宝贝,有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过,有的常住姥姥家。老人帮助带孩子,往往在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然而对于传授知识、培养品格方面却常常被忽视,一般的是娇宠有余,训导不足。在一般的家庭中,父母因为工作忙,带孩子、教育训练孩子往往缺乏计划性与经常性。然而,学前教育,应该由专职教师或家长负责。负责学前教育的人,既需要有一定的学识,更需要懂一点儿童心理学,要真心喜欢孩子,并且熟悉学前教育的方法。

一周岁以内的孩子,需要有一个专人护理的同时,教孩子说普通话,教孩子长见识、长身体。二一三岁的孩子就可以由一个老师带两个孩子,一边玩耍,一边学习,可以比一岁的孩子用更多一些时间在室外游戏。让他们多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在观察中学习各种知识。四一五岁的孩子已进入记忆能力比较旺盛的时期。这时,适宜一名专业老师带领三——五名儿童,以游戏为主要形式,有机地把品格培养,知识学习融入游戏之中。

总之,学前教育应以室外活动为主,在有益于长身体,有益于良好品格养成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学习一些算术、语文知识,了解一点天文、气象、历史、地理常识,诸如《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儿童读物,是较好的学前教育教材。重要的是通过学前教育,培养出一个积极向上的个性,训练出一个强健的体魄。在文化知识方面须达到小学一年级以上的水平。并且利用儿童时期良好的记忆功能,尽量多地强记一些通俗易懂的诗词文章。

当今,在学前教育中,往往是一个家长只带一个孩子,这样,无论是教孩子识字,还是锻炼身体,都缺乏比赛气氛。因为,没有竞争的活动,就没有激情,没有激情就没有高效率。这就是我在教自己的孩子学习时,总欢迎别人的孩子一起来的原因之一。其实,这种做法自古就有。我们在小说或电视剧中经常见到,上至皇子皇孙,下到富家子弟,在请一名高水平的先生办私塾教育的同时,假如学子太孤单,还要请一名伴读生,因为有了伴读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记得我做过这样的实验,当你只教一个孩子写字的时候,他写了一两个字就开始走神,注意力就不集中了,如果是两个孩子一同学习写字,让他们比赛看谁写的正确,看谁写的工整,他们的认真程度就高,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长。学习效率也相对高一点儿。例如在让孩子爬楼梯锻炼身体时,如果是一个孩子单独爬楼梯,他可能只爬上半层楼梯就停住了。而后,伸开两只胳膊,要求你抱着上楼。假如是两个孩子比赛爬楼梯,他们便可兴致勃勃地一口气爬上四楼。

总而言之,理想化的学前教育,说的理想化了一点。现实中,我们的学前教育任务,主要是由孩子的家长自己承担。因此,作为孩子的家长,应该根据自己的现有条件,加上利用社会教学力量(各种幼儿园),尽可能让自己的孩子享受较为理想化的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