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叔读报|千名博士生被清退,高校真是“挥泪斩马谡”?

2020-08-29 03:30:42 作者: 潮叔读报|千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1 各位好,这里是《潮叔读报》。今天我们要说的话题,是今年以来众多高校成批清退博士生的话题。 先看一条最新消息: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电”)发布对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的公示。公示称,根据教育部和本校有关规定,西电拟对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博士研究生作退学处理。本次拟退学人员中,有33人联系不到,校方将名单予以公示。 高校清退博士生“困难户”的新闻几乎年年都有,这次西电在这件事上闹出新闻,原因既在于一次性清退的数量较多——远超33人;也在于清退的细节耐人寻味——公示名单皆为其中的“失联者”。 潮叔从事新闻工作多年,深知“新闻背后的新闻”往往更值得关注,也更有“故事”。就拿这条短消息来说,值得深究的线索至少有二: 其一,西电公示的33个拟退学博士生名单,只是超过最长学习年限博士生中的“失联者”,那么纳入清退名单的所有超期博士生总量究竟有多少,为何校方只字不提、未予公布? 其二,一方是煌煌大学,一方是堂堂博士生,中间还有院系、导师、同学等诸多中间环节,双方怎么就进入“失联”状态了?这么多年来,校方究竟是怎么管理这些博士生的呢? 下面我们就循此线索做一点分析。 2 先来说第一个疑问。从总体上说,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还是比较松的。“松”的最突出表现,就是学制弹性大。按理说,博士生从入学到毕业,学制通常为3年。但事实上,大部分博士生并不能如期毕业,而是要申请延期到4-6年,最长的可达到8年。 可实际上,从历年高校公布的清退名单看,“资历”最长的博士生竟然可以保留学籍长达21年!这个案例发生在西南交通大学,该校2011年曾经一次性清理了857名博士生! 作为211名校,西电此次没有公布全部清退名单,但可以推测,如果是历年旧账一次“结清”,数量至少也将在百名之上。 那么西电为何在公示时刻意留了一手,只公布部分名单呢?唯一的解释,就是最大程度保留双方的颜面。高校把自己的在籍学生扫地出门,终究不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既有损校方声誉,也会伤及清退对象,而其中的许多人,说不定已经是政商等界的“成功人士”“资深人士”了。此次公布“失联名单”,对于高校而言已属情不得已。 再来说第二个疑问。学校和博士生之间弄到“失联”的地步,这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校方日常管理过于松懈,以至于发生无法联系到学生的咄咄怪事;第二,相关博士生对拿学位早就失去了兴趣,已多时没有到校参加学习活动了。对于清退,估计很多人也已经“无感”了。 《三国演义》里有个著名的故事叫“挥泪斩马谡”,后人对诸葛亮的严于治军颇多赞许。可是,明明知道马谡夸夸其谈而缺少实战经验,诸葛亮仍派他去镇守战略要地街亭,这个失误又该如何清算呢?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学校平时对学生管理松垮,拖到一定时候,等到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再去成批处理学生,这种处理能够称得上“严于治校”吗?潮叔认为绝对不可以。至少从全过程来看,校方是有培养不力、失至于松的责任的。要说“严起来”“狠起来”,勉强只能说现任校领导开始有了这方面的动作。但是,撇开前面的“松”不说,单独点赞刚开始的“严”(还要打问号),这怕是有些“过度阐释”了。 3 “翟天临事件”发生以来,社会公众再一次把目光投向我国的博士生培养教育现状。 潮叔身边有不少人正在在职读博。谈及读博生活,有朋友笑称犹如“赌博”:身心俱疲、前途迷茫。一方面,最近几年博士生毕业确实越来越难、对身心考验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博士学位渐渐贬值、含金量不如以前,这也是事实。既然如此,硬着头皮也要读下去,也就成了不少人的现实选择,少数人选择申请退学甚至不辞而别也就不让人感到意外。 还应看到,多年来,在职官员、商人通过权力和影响读博、拿学位的情况尤为普遍。这部分读博者,本来就没有充沛的时间、精力,也缺乏应有的兴趣和积累。随着近年来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力度越来越大,教育部门对研究生培养教育也开始“严起来”,为此也采取了多种手段(比如实行论文盲审、抽查毕业论文等),客观上也让这部分在职博士生不好“混”下去。主观上放弃者也大有人在。对他们,这种放弃其实并没有多少实质上的损失。 我国已是博士教育第一大国。有报道说,今年以来,我国各高校已经清退了上千名博士生,这其中包括四川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宁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等。但这区区千人,相对于全国现在仍然在读的近四十万博士生、每年毕业的近七万人来说,比例仍然偏低,更不要说跟美国这样严格实行高淘汰率的国家相比了。 因此,潮叔要说,严是大好事,也是大趋势。作为社会公众,我们还是期待中国的博士生培养教育尽快严起来,从招生、培养到毕业,全流程严进严出,相关高校再也不要成为少部分人士唾手可得的“学位取款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