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追随和肯定张伟平艺术造诣的人当中,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张伟平对中国传统山水画教学上的诸多探索,例如他对传统绘画中画理、画法和画体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梳理,对传统山水绘画的画论、画家的悟性与修养以及书法艺术的功用等做出的深入浅出的剖析,凡此种种皆对当代山水绘画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特别是20世纪以来,许多中国画家以西方绘画作为参照系去发掘和解决中国传统绘画中存在的问题,而忽视了对于中国画传统的正确认识,所以在当下的创作语境中,更加急迫地需要有人引领当代画家重新认识中国画传统的价值与魅力,需要有人时刻提醒后学者去坚守和传承中国画传统中的恒常因素,开拓和创新紧随时代变革的因素。张伟平多年来在美院教学中一直努力和付出的真正价值,正如圣人孔子晚年修订《春秋》、整理《诗经》那般,表面看是在浪费时间做无关紧要的基础性工作,而实际上却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张伟平的艺术创作出入宋元,以寒林山水为主攻方向,在萧散简远的云山之中讲求格调与意境。鉴于他始终强调和承继着传统绘画的理法,因此也被称为“传统的守望者”。但纵观张伟平的艺术生涯,可以看到他的艺术创作有重要的“三变”:一是在张伟平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之前,其写生作品在学习李可染方面颇有心得。例如作品《桂林南溪山马尾森林》(1980年),不仅抒写出了清晨阳光洒入森林时的云烟缭绕、温润通透和柔和舒适的情境,而且显示出他对自然万象的独到理解和个性认知。再如在《桂林象鼻山一侧》(1981年)、《群峰无语立斜阳》(1982年)等作品中,明显是吸收了西方绘画的语言元素,用笔松快且山石浑厚。这些写生作品与其学画之初的作品有很大不同,展露出张伟平对于笔墨运用的灵性和禀赋,成为他进入浙江美术学院的“敲门砖”。二是张伟平在浙江美术学院求学期间恰逢“85新潮”,受此影响,他尝试创作现代性的水墨实验,其艺术创作又一变。例如在《漓江渔火》(1984年)、《当春乃发生》(1986年)、《深山幽寺》(1987年)等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在吸收西方现代艺术语言的同时,也在努力地坚守着讲求意境与格调的中国画传统。也就是说,张伟平的山水绘画并非全盘西化,而是希望“引西润中”。特别是在作品《漓江渔火》中,他饱含着对桂林的真挚情感,描绘出了月下漓江的沉静与优美——他以泼墨、泼色组合而成冷色调与水面上点点暖色的闪烁渔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夜色漓江的温暖、安逸、空灵与诗意。作品《当春乃发生》亦是通过泼墨和泼色、甩墨和甩色的方式,抒写出了江南春日树木新绿的优美意境。这些作品,即使今天来欣赏依然非常新颖。因此,这些作品既是张伟平在这一时期的精品,也是“85新潮”时期当代水墨绘画中的代表作品,更是中国画家在学习西方绘画时仍然保持中国画传统的重要作品,尤其值得关注和肯定。三是20世纪90年代张伟平再次回到中国美术学院攻读研究生时的“由新返古”探索之路。他在导师童中焘的引导和教诲之下,对宋元时期的经典作品进行了大量的临摹,并且出版了《写意山水画入门》,成为当时学习山水画爱好者热衷传阅的书籍。张伟平在研究和守望中国画传统的同时,也将个人的艺术探索转向为对于宋元之境的追求以及对于文人画风的依归。寒林山水是中国传统山水绘画中的一种重要题材,但这种画风在追求繁密和优美的当代画坛中并不讨巧,因为寒林山水对应着一种淡远、枯寂的审美格调,往往需要欣赏者具备一定的生活体验和心境修养,才能捕捉到这种境界的独特美感,所以张伟平的画风很难与当下喧嚣热闹的审美潮流相互契合,特别是在着眼于展览获奖和市场运作的乱象环境中,选择坚守传道、守望中国画传统的张伟平,注定是孤独地行走在一条冷寂的传道之路。
总而言之,作为一位传薪者,张伟平必然要钻书本、做示范,这占用了他大量的创作时间,但辛勤的努力换来了大批忠实的追随者。作为一名画家,人们在当代山水画坛可能看到的是张伟平孤独寂寞的身影。但从中国山水画的长远发展来看,他对于中国画传统的研究与思考,将会成为众多当代山水画家突破局限、开拓创新的重要基石。因此,张伟平能够延续传统、薪火相传,无疑是值得后学们认真学习和汲取力量。
张伟平:林泉之心与学院文脉
于洋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传统山水画在现代语境的革变转型中,最为微妙且重要的变化是如何将传统文人语境的林泉之心与今天学院教学、创作和研究相互勾连契合。而在南北学院的教学体系中,一方面是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代表的北方学院体系,主张在中西融合的路径上将光影造型和冷暖色彩引入传统笔墨结构;另一方面是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为代表的南方学院体系,旨在延续和强调传统绘画的笔墨范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拓进。在这两条学院体系形成、演变和延伸的进程中,涌现出了一批成就显赫的名家名师。而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张伟平,正是这样一位致力于深研学院体系并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山水画家。
综观半个多世纪来“浙美”的中国画教学体系,潘天寿、陆维钊、童中焘等诸位前辈都非常强调传统笔墨文脉的核心价值,并在至今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样式,同时启导出其被纳入学院教学体系的多种可能。而张伟平极为重视传统山水画中笔法和墨法的基础教学,特别在如何控制笔墨用水等方面有着精到深入的研究成果,逐步拓展出强化传统精髓、深掘笔墨本体价值的研究路向。与此同时,张伟平也非常强调笔墨的写意性抒写和传统章法的图式经营,不仅在运笔上讲求笔意、笔势、笔力和笔法的多样变化,传承了黄宾虹“平、圆、留、重、变”的“五笔”章法,并且在细致的“单元式”教学中转化为现代学院体系中的专题性教学理念,延续了传统画学理法中“师傅带徒弟”和“课图稿式”的经验传授体系,解决了传统山水画创作步入现当代社会语境的融合难题,这也正是张伟平在这条路径上做出的承接性、转换性和开拓性的教学贡献。